(上接第一版)推进“信易贷”政银共建。推动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签订“信易贷”共建协议,力争今年9月底前,省信用示范创建县至少要与5家以上银行签订共建协议,举办一次线下“信易贷”现场推介会。
创新“信易贷”产品和服务。以信用信息+行业(场景)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第三方机构联动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建设新型化工基地等重点领域提供融资服务。同时,依托交通、电商、家政服务等行业,大力拓展“云税贷”“家政贷”等行业“信易贷”;以招投标、政府采购、供应链等实际应用场景,创新开发“中标贷”“先锋贷”等场景“信易贷”。
加大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切实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配置,优化风险评估机制,支持更多中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相关产品体系。
优化“信易贷”金融监管服务。将“信易贷”业务纳入尽职免责制度范畴,将信用贷款总量和增速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保障相关人员合理权益;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发放权和审批权向基层支行下放,激励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
建立反欺诈风控制度和实施失信惩戒。建立我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反欺诈风控制度;对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实后通过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予以实时公布,并将相关信息共享至市信用信息平台;对失信问题严重的,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实施跨部门多层级的失信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