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熏陶。
一是课前做好预习。学生自读课文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扫清课文中的生字词障碍,并根据手中的资料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划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等。这样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紧紧扣住了教学大纲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在古诗词教学中,诵读是感悟品鉴古诗词的前提。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在读中感受诗的韵味,在感受中揣摩词句,在揣摩中领会诗意,在诗意中激发想象、创造,进而获得情感的升华。
二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诗歌节奏感强、韵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时,或听录音,或播放相应的歌曲,或组织学生齐读,或指定学生朗读,或小组比赛,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自我精读,培养语感。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小说、戏剧、古诗词等不同文体的文章都有各自的语言形式,对学生学习、记忆、欣赏有指向性作用。通过对词句的品味、分析及对语感的理解,学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感悟。揣摩语言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再现诗文所写情境;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鼓励学生在情境之中替换角色;还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调动感官体验,全方位还原情境。这都是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但感悟离不开多读多揣摩,学生只有做到了潜心思考、认真体悟、积极联想,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品鉴,进而达到锻炼语感的目的。
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古诗词学习活动。初中生喜欢在参与课外活动中学习知识。为此,可以组织“小组接龙赛诗会”: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小组的顺序;接龙的内容可以是整首古诗文,也可以是古诗文的名句;若小组接不上则被淘汰,最后评出优胜组。这样的赛诗会,既学习了古诗词,又增加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兴趣,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