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护航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充分发挥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实现涉企案件双赢共赢多赢
● 坚持能动履职理念,积极营造法治化市场环境
本报讯 近年来,华龙区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四大检察”职能,切实以司法办案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检察履职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护航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用好“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企业经营者,或者是对企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该院坚持“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建议适用缓刑”,最大限度降低司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该院在办理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人非法拘禁案时发现,刘某某为索要合法债务而将被害人拘禁在办公室28小时,因构成非法拘禁罪被刑事拘留,致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影响到产业链其他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该院立足大局,既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又充分保护民营企业发展,认为刘某某系索要合法债务、无恐吓殴打行为,主观恶性较小,依法以无社会危险性不予批准逮捕,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二是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该院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在办理马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时,发现马某某并非恶意欠薪,且及时结清工人工资,其行为不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特征,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既有效维护了劳动者权益,又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三是深入开展涉企“挂案”清理。该院依托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将不批捕、撤回移送审查起诉等民营企业涉嫌犯罪案件,逐案与系统内提请审查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等数据进行比对,并向公安机关核对“挂案”数量。2020年以来,该院共梳理排查出涉企刑事“挂案”4件,并逐案定策,提出具体清理推进意见,通过调阅案卷材料、督促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进行座谈会商等方式,推进“挂案”清理,目前已清理3件,其中公安机关撤案处理2件、不起诉1件。
充分发挥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实现涉企案件双赢共赢多赢。一是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该院针对当事人没有有效救济途径、合理诉求得不到重视等问题,依法履职,加强沟通协调,切实从根本上化解行政争议。办理的濮阳某餐馆行政处罚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被评为河南省“加强行政检察监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优秀案件”。二是做好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在办理涉企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中,该院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既保护合法企业顺利发展,也注重促进民营企业合规合法经营。三是扎实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在办理涉企公益诉讼检察案件中,该院既注重保护公共利益,也注重促进企业合法经营,推动行业规范治理。该院在办理娄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时,发现房地产、教育、装饰装修等行业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事件频发多发。该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向濮阳市室内装饰业协会发出工作函,建议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同时,组织召开濮阳市建筑装饰行业“保护公民信息安全,规范经营行为”会议,与会20余家企业现场签订加强信息安全合法开展经营承诺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该案件被写入省人民检察院2021年工作报告,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坚持能动履职理念,积极营造法治化市场环境。一是打击经济金融领域犯罪。该院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经济金融犯罪,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营商环境。2020年10月份以来,该院批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44件60人,提起公诉78件140人。同时,扎实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活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挂帅部署指挥,指定骨干力量专门办理相关案件,做到快审快结。二是主动与企业沟通联系。该院积极开展“万警助万企”活动,班子成员带头担任企业首席服务员,为海王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河南恒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先后深入丹尼斯商场及中邮物流有限公司进行法治宣讲。先后多次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打击集资诈骗等普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尊法、守法的社会氛围。三是做细“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工作。优化升级12309检察服务中心,增设民营企业服务窗口,畅通和规范涉企诉求表达渠道。按照“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工作要求,对接收到的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做好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3个月内办理结果答复,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分流,及时审查、快速办理。
(万志广 秦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