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不同的身份 同样的担当

1月16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随处可见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来自示范区各行各业,有党员干部、在校学生,有社区党员、居民群众……他们身穿红马甲,身套“大白”防护服,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志愿者。

一大早,志愿者们就顶着严寒,早早来到各自的核酸采样点,他们用大喇叭向小区居民进行宣传,在现场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检测,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快速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的担当。

“大家有序排队,保持间距。”在星河湾小区,党员志愿者许洲积极协助检测点的工作人员,让群众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核酸检测。“我在核酸检测现场主要负责维持秩序和发放防护物资。作为税务部门的党员志愿者,能参加这次志愿服务,我感到很骄傲。”许洲说。

转运核酸检测样本数量巨大,且执行采样到中转不能超过2小时、全过程不超过6小时。37个采样点、近7万目标采样人群,核酸检测样本的及时送检成了一个难题。为此,示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抽调90名志愿工作者,配备13辆车,积极配合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调配,承担了核酸检测样本的收集、转运、送检工作。青年志愿者孟凡伟就是其中一员。“今天在社区和医院之间来回跑了五六趟,虽然累,但能为抗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高兴。”孟凡伟表示。

“不要急,我们一直都在。”在滨湖湾小区,濮阳市卫河小学志愿者刘智敏负责检测点登记工作。为做好志愿服务,她充分发挥自己心理咨询师的特长,引导群众放松心态、积极配合,保证核酸检测安全高效进行。“我在核酸检测现场主要负责扫描条形码登记工作。作为卫河小学的志愿者,能参与核酸检测工作,我非常自豪。”刘智敏说。

当日下午,忙完杨庄村500余名村民的核酸检测任务后,示范区卫都办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为高龄老人、孕妇、幼儿、残障人士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检测服务。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要进行核酸检测登记,医护人员组织有序、配合默契完成核酸检测。“天这么冷,真辛苦你们了!要不是因为疫情,真得让你们坐下喝口水再走。”简短的对话,让人倍感温暖。

在党员、医护人员、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示范区全员核酸检测顺利完成,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行动能力和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翟晓飞 郭成

2022-01-17 1 1 濮阳日报 c93293.html 1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不同的身份 同样的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