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前沿

传统服饰 融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探索

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胡素芳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尝试、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儿童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开展以传统服饰为资源的美术欣赏活动,要求教师秉持大美育观来审视并寻找传统服饰所蕴含的审美要素,构建立体、丰富的幼儿美术欣赏场域以促进幼儿园美育实践。为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幼儿园美育内涵与品质的需要,市第二实验幼儿园《传统服饰融入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探索研究》课题实验班建构了融合中华传统服饰之美的美术欣赏园本课程,遵循美术欣赏与美育的内在逻辑关联,创设渗透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国古代名画中的传统服饰之美的美育环境,切实开展能让幼儿体验传统服饰之美的美育活动。通过挖掘传统服饰艺术资源以及美术欣赏的美育价值来培养幼儿的美学素养,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美育观下

传统服饰欣赏的价值定位

传统服饰所蕴含的美学价值是丰厚而深沉的,但幼儿的审美心理区别于成人且具有年龄差异,他们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与成人不尽相同。传统服饰融入美术欣赏活动中需要充分挖掘其美育价值,要建立起传统服饰欣赏与幼儿园美育的内在联结,让传统服饰艺术成为美术欣赏的重要表达形式。

服饰欣赏是大美育观下重要的美学表达形式,可以推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从课程走向综合实践,与五大领域及日常生活发生最大链接与整合。幼儿在全视域的环境空间中保持美的感知与体验,将会对幼儿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会产生影响。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幼儿的兴趣和特点作为出发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一是构建多领域渗透的幼儿传统服饰欣赏教育资源;二是整理出支持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传统服饰欣赏教育方案;三是策划组织进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展示传统服饰文化。

将传统服饰融入

幼儿园美术欣赏的实践路径

从课程建构、环境创设和开展一日生活、游戏、学习中的美术欣赏活动入手,深入挖掘传统服饰艺术的美育价值,为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传统服饰为载体,引导幼儿喜欢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筛选出以提高幼儿文化审美素养为根本目的的典型活动资源,形成幼儿乐学、能学的传统服饰主题美术教育活动方案,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实践,初步探索出适宜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途径。

重构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融合传统服饰艺术之美。充分利用网络和生活资源,设计实施了彰显幼儿本位的美术欣赏活动,从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充分吸纳传统服饰的美育要素,帮助幼儿充分感受、欣赏服饰所蕴含的美。

创设幼儿园美术环境,渗透传统服饰艺术之美。利用敦煌莫高窟人物服饰艺术元素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让传统艺术元素渗透于整个幼儿园环境之中。在幼儿园创设敦煌飞天艺术走廊,班级墙面、记录本封面、美术教室、艺术区等环境中融入敦煌莫高窟元素与经典古人物画艺术元素,彰显传统艺术特色的办园理念;将环境创设作为幼儿感受欣赏与艺术创作的过程,师幼共同创设艺术空间、传统文化走廊、名画欣赏、艺术长廊等环境;创设“敦煌服饰研究院”活动区等自然和谐的游戏环境。

开展传统服饰欣赏活动,助力幼儿表达传统艺术之美。充分利用网络、绘本中的传统服饰艺术资源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将传统艺术的服装美和精神美统一融合进具象的传统服饰欣赏活动中去,让幼儿在亲身操作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利用积累的课程资源建立传统服饰艺术资源库,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传统服饰的浓厚兴趣,以绘画、设计、手工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创作,感受汉唐服饰之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审美能力。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美育元素,选择传统文化中富有审美价值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生成多元主题活动,拓展幼儿的审美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

总之,课题组以培养幼儿民族情感为根本,以传统服饰的艺术之美激发了幼儿及家庭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以提升美育教育与传承中国文化为目标,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指南》理念指导下,深入推进了教材教法建设,促进了师幼及家长对于传统服饰艺术的关注和传承;通过传统服饰欣赏教育实践活动和家园共育,提升了师幼审美能力,促进了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2022-04-08 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胡素芳 1 1 濮阳日报 c97345.html 1 传统服饰 融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