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教工作者越发重视环境材料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尝试将各种开放性材料纳入幼儿的学习环境中,挖掘教育价值。这一理念在乡村园所同样适用,还可以发挥材料的环保、自然、低结构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灵活运用教育材料
提升学习兴趣
教育需要回归生活,课程需要贴近幼儿。利用常见水果橘子,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橘皮畅想》。一幅幅充满创意和童趣的橘皮粘贴画,即充分利用了材料,又满足了幼儿成长的需要。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画春”,当在院内墙上粘贴的食品保鲜膜上拓印春景时,孩子们的心里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因为这是他们的亲身体验、实践操作。
巧妙改造身边材料
变教具为玩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材料具有开放性,又具有多种组合、改变的可能性。区域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需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基于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低成本、低结构化的开放性材料比较适合。鸡蛋托、雪糕棍成为老师们共同探索延伸的焦点。利用黏土装饰鸡蛋托,变身小动物投放到美工区,请幼儿继续创作;在鸡蛋托和雪糕棍上涂上相对应颜色进行配对或者画上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配对;在鸡蛋托上写数字,雪糕棍上涂黑点,进行点数配对,成为益智区备受幼儿喜欢玩的教具。
探究运动材料
用体育游戏释放幼儿天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体育材料的开放性,玩法的多样性,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对于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幼儿以体能为主的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利用奶粉罐开展一物多玩的实践,在小班变奶粉罐为《推小车》,在中班变奶粉罐为《跳跃障碍物》,在大班,变奶粉罐为高跷。同时,还尝试了将面袋、水桶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材料进行大变身,一物多玩、变废为宝、寓教于乐,孩子们收获到体验的快乐,老师们感受到专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