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前沿

不做“执鞭者” 当好“引路人”

——关于高三历史教学二轮复习的思考

市第一高级中学 杨凌云

高三老师常言:“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二轮复习提升能力,三轮复习训练题感。”由此看出二轮复习的重要性,这个阶段是学生成绩和能力提升的一个关键阶段,甚至会成为学生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

高中历史教学的常态是“一轮讲得多,二轮挖得浅”。所以很多老师的二轮复习就上成了“第二次复习”,即把一轮讲过的知识重新炒一遍,俗称“炒冷饭”,因为老师们觉得一轮讲的学生还记不住,二轮补充再多也是徒劳无益,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二轮复习的目标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考察的主干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其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把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更加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然后灵活运用学科内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一轮教学中历史课上得满、讲得多,所以学生面对庞大的信息库力不从心。二轮复习教师则更多充当了“执鞭者”角色,鞭打耕牛,结果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成了“死记硬背。知而不懂,懂而不精,一做就错”,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

那么,二轮教学怎样做才会更高效?我认为抓好两点尤为重要:一是明其向。要掌握高考的风向标,深入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掌握对具体考点的要求,落实每个考点的要求和理念的渗透,抓住备考的根本。加强高考真题的研究,宏观上是“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近年高考试题找趋势,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不同题型试题找变化,不同考卷试题找新意”;微观上对高考真题的把握则需要认真研读《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报告丛书》,可以放在试题的“考察意图、选材特点、学术背景、题型特点、设问特点、答案拟制”等方面上。

方向明确后,接下来我就是具体方法。方法一是高屋建瓴、执简驭繁,重新整合主干知识,拓宽主干知识的深度;方法二是脚踏实地,抓好常规,科学有效备考,训练学生的题感,提高效率。如夯实学生基础,重抓笔头落实;精选模拟试题,不搞题海战术;增加史料阅读,优化课时安排;增加纲要专题,拓展学生思维等

若能做好以上工作,相信学生的二轮复习就会经历这样的三重境界:“悬思—苦索—顿悟”;我们教师也会实现从“执鞭者”到“引路人”角色的转变,我们的高三教学才能做到有效备考、科学备考、决胜高考!

2022-04-08 ——关于高三历史教学二轮复习的思考 1 1 濮阳日报 c97352.html 1 不做“执鞭者” 当好“引路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