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春潮澎湃起 正是扬帆时

——2022年全市第一季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项目观摩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侯科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正值人间四月天,在濮阳这片热土上,一个个重点项目似一株株春苗,沐浴阳光,破土而出。

4月7日、8日,2022年全市第一季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项目观摩活动采取“现场观摩+点评推进会”形式举行。这既是贯彻落实省第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会议精神的具体抓手,也是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攻坚冲刺。

进园区、入厂房、下工地,看形象、比进度、学做法,参加观摩的党员干部一路听、一路看、一路议、一路思,收获满满。大家表示,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新的起点,自觉对照观摩情况,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一刻不停想项目、时时处处抓项目,加油鼓劲、攻坚克难,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濮阳“加速度”。

培育新材料集群 迈出转型发展新步伐

在集中观摩的34个项目中,新材料产业链集群优势初步显现。

“建成投产的浩森生物质呋喃产业园,成为全球最大的糠醇生产基地,不仅实现自身内循环,还可为瑞森新材料石油树脂等项目提供热源和氢气。”总投资10.5亿元的浩森生物质呋喃产业园(二期)项目车间生产线马力全开,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二期建设年产8万吨糠醇、3000立方米制氢装置及配套设施,已于2021年12月底建成投用;三期建设年产10 万吨吡咯烷酮,同时以糠醛渣为燃料配套建设75吨/小时生物质蒸汽锅炉1套,计划今年6月开工建设,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将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生物质呋喃化合物绿色产业基地。

在南乐县,总投资5亿元的东华天仁可降解材料产业园项目,眼下正忙着土方平整施工。该项目主要建设年产20万吨PBAT改性树脂、年产20万吨PLA技术开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将填补我市石油基降解材料空白,壮大可降解材料集群规模。

打造科研平台 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

在开发区,作为专业生产生态环境材料的高科技公司,圣恺环保建有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农业剩余物综合利用”专利群荣获河南省专利特等奖。新开工的新材料1,4-丁二醇项目,延伸了中原石化、中原大化副产氢气的产业链条,有效带动了周边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发展。

在范县,作为鑫汇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在上海组建研发基地的研发成果,鑫汇生物科技精细生物化工项目所生产的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销售渠道完善,市场需求量巨大。(下转第二版)

2022-04-12 ——2022年全市第一季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项目观摩活动侧记 1 1 濮阳日报 c97450.html 1 春潮澎湃起 正是扬帆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