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阅读了都娟坊主的家庭教育专著《陪着长大》,一篇篇小记揭示了教育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痛点。
孩子自觉主动性的培养。《催催催》《儿子的焦虑》和《为谁吃?为谁玩?》这三篇文章,充分显示了家长主动、孩子被动的现象。孩子为什么不急?因为他的急让家长代替了。书中作者谈到对付儿子的“法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儿子的焦虑》中,家长事前故意不提醒儿子,让没有规划的儿子面对没有时间完成的作业,像饥饿的乞丐扑到面包上,拼命狂写。这三篇文章都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觉主动性、做事计划性。让孩子从“雇佣军”角色转变成“志愿军”角色,从而调动孩子内驱力,让孩子有力量。
本书中《姐弟有别》《捧着手机取暖》这两篇文章,让我们知道了家庭教育中“忽略” 这把刀的后果。《闭着嘴说话》这篇文章,解读了“唠叨”对孩子的杀伤力;《都是溺爱惹的祸》提出了“惯子如杀子”的教育理念,这是家庭教育“溺爱”这把刀造成的。《比出了“自信”还是比出了“自卑”》《变了味的竞争》让我们看到血淋淋的现实,呈现了“比较”这把刀的危害……
文章《所有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与美国作家维泰利的《零极限》教育理念相同,“不把自己当受害者,我是问题的根源”。这样的思维方式才不会让自己失去健康、财富,由此也为作者智慧点赞,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将来拥有财富、身心健康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打动我、吸引我的书。幽默风趣的文字让你笑过之后是深刻的思考,确实是一本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从各方面指导我们培养一个健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