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渠村乡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打造出一村一品、各美其美的绿化格局,环境美、产业兴的宜居乡村美景扑面而来。
初夏时节,走进濮阳县渠村乡王辛庄村,房前屋后满眼绿色,道路街巷干净整洁。临街墙面上装饰着以扶老携幼、邻里和睦等内容为主题的墙绘,一步一景,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观赏。村容村貌的彻底改变,也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王辛庄村村民曹世夺说:“以前我们这里是盐碱地,一下雨土路都没办法走,现在村里改造得挺好,绿化也好,生活水平提高了,群众都很满意。”
王辛庄村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白富美”,“颜值”“气质”俱佳,这个村庄的嬗变正是渠村乡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面镜子。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该村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本着保护生态、突出乡野、突出文化的原则,对村内人文、房屋、自然景观等要素进行“梳洗”“打扮”。现在该村结合紧邻黄河这一特点和优势,把村庄打造成黄河风情小镇,成为周边群众旅游休闲的打卡地。
王辛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富汉对记者说:“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做了大量的提升,现在我们这个街绿化搞得非常好,有1000余平方米,路面硬化也有1000余平方米,你看我身后有水、有河,还有绿化,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满意度也非常高,路通了,灯明了,气顺了。”
近年来,渠村乡围绕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着力打造产业富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宜居乡村,成立环境提升专班,组织干部职工去外地观摩学习,把意见问题“带上来”、先进经验“请进来”。同时,渠村乡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逐点整治、逐巷清理、逐片提升”的环境整治,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目前,全乡34 个行政村正按照一村一品要求,结合不同村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民俗等特点,对主要街道、公共服务设施、重要部位等进行高标准提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这两天,位于渠村乡安邱村的濮阳县豫龙服饰有限公司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一批来自国外的棉服订单。朱雪玲在这里务工已经3年,在家门口就业的她每月都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
朱雪玲说:“以前都是在家带孩子种地没啥收入,现在在厂里做工,一月工资三四千块钱,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耽误照顾孩子和老人,感觉日子过得很踏实。”
濮阳县豫龙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彦娜说:“我们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现在是订单源源不断,带动妇女就业120余人,每月的工资在3800~4200元,真正实现了就近就业、在家门口就能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产业兴,村民才能富。近年来,渠村乡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方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纽带,促进现代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观光旅游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选准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
同时,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战略,通过财政投入、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就业创业输血造血,推动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乡已经形成集瓜果、蔬菜等设施农业,黄河鲤鱼、鮰鱼、肉兔等养殖业,服装加工、石英石加工、速冻食品、粉条加工等特色产业的产业链条,17家企业共带动周边群众800余人就业。
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任淑伟 翟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