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关乎国家未来发展。推进实施“双减”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开发区教育局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文件,制定工作方案,督促各中心校和区属学校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旨在让学习回归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各学校制定并落实各校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紧扣课堂主阵地,组织教师探究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都能学好、学“饱”。
聚焦课堂提质。开发区实验学校的“N段式师友小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是倡导学生自学、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合作的一种高效课堂模式;振兴路小学“向40分钟要质量”,创新推门课、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线上线下的培训学习。
科学设计作业。开发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体质短板设计个性化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做到内容精选、难度适宜、数量适当,严禁作业布置“一刀切”,杜绝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并进行严查。
中原路第一小学组织班主任、科任老师与各班家长共同完成一份“成长定制”作业,根据学生年龄段特征、兴趣爱好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以及亲子劳动、亲子阅读、亲子运动等有意义的“定制作业”,既充实学生的周末生活,又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落实课后服务。着力推动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落实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要求,积极探索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需求。振兴路小学开展了围棋、舞蹈、鼓号队等丰富多彩的延时服务,濮水办康湖小学王丽霞老师开展的课后延时艺术精彩课堂成为学校特色。各学校同时加强家校协同,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
“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肯定,作业管理、睡眠管理等工作也都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开发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落实相关制度规定,提高自查、互查效果,开发区教育局成立专门检查领导小组,以及时督促检查、反馈评价、矫正完善。
本报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车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