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课堂内外

“三易”教学设计 上好一节思政课

市第七中学 韩利冉

思政课并不是单纯讲授一门知识,也不是教授一项技能,而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作为学生的思想引路人,老师不仅要守正创新,去伪存真,还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秉承“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理念,扎扎实实上好每节思政课。本文结合《少年当自强》一课“三易”教学设计,来谈谈上好一节思政课的“坎坷”经历。

第一次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编排将教学流程确定为三个环节:明使命担重任、强信念提能力、有情怀建功业。具体来讲就是:用领袖名言引题,让学生明确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要肩负的使命;通过播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对青少年的建议视频,让学生清楚自己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通过让学生写倡议书,引导学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放眼世界,有人类关怀,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这3个环节由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青年易烊千玺作为明线串联起来,虽然很连贯,但总觉得缺乏亮点。

第二次设计是教育部发布2022版课程标准之后,对第一次的教学设计进行颠覆式的修改,打造成一节活动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参与度高,学生有交流、有展示,但只是泛泛而谈,粗浅罗列了大量的素材,缺乏追问探究。

五四青年节前后,多家权威媒体纷纷推出了关于青年、青春话题的多则视频,大量素材的涌现激发了第三次教学设计。这次教学设计添加了精心挑选的短视频材料,优化了各环节之间的过渡,在设问方式上进行处理力求开放,力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最终确定下来两大环节:青年应有责任和少年当自强。

第一个环节设置了一个情景:疫情反弹征集核酸检测志愿者,你该如何选择?并适时播放短视频给学生提供借鉴和启发,让他们真正理解“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最终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国家民族大义要求的选择,心甘情愿做出牺牲和奉献,这也正是思想进步和人格发展的具体表现。第二环节中,围绕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引导学生以“筑梦新时代,少年当自强”为主题策划并开展活动。

设计出一节理想的思政课,上好一堂高品质的思政“金”课,跟打磨一件工艺品一样,需要扎实的功底、高超的技法,需要用心雕琢,需要耐心修复,更需要匠心独运,当然也少不了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尽善尽美,才能打造出精品。当然,教学设计还不能仅仅满足于它本身的精彩绝伦、无懈可击,更需要拿到课堂上去检验一番,不适合学生实际的设计形式上再完美无缺也毫无价值,不能让学生有所获益的教学设计也同样不值得称道。

2022-06-10 市第七中学 韩利冉 1 1 濮阳日报 c100097.html 1 “三易”教学设计 上好一节思政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