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高铁来了!在洋溢着丰收喜悦的龙都大地上风驰电掣,在近400万濮阳人民翘首企足的热切盼望中闪亮登场!公元2022年6月20日,一个因为济郑高铁濮郑段通车而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值得全市人民永远铭记,也必将在濮阳发展史册上留下光彩一笔!
在全国4万公里高铁里程中,济郑高铁濮郑段只占二百分之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2009年6月10日提出建设规划算起,十三年孜孜以求、高铁梦念念不忘;从2016年10月29日正式开工算起,五年工期风雨兼程、奋斗如歌。
值此高铁梦圆之际,我们应该向济郑高铁的每一位关心者、支持者道一声真诚的感谢,更应该向那些在施工一线顶风冒雨、战暑斗寒的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也为龙都儿女在高铁建设中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点赞,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濮阳精神深感自豪!
济郑高铁濮郑段通车,既是河南建设“米”字形高铁的收官之笔,也堪称濮阳交通建设的点睛之笔。以此为标志,濮阳真正突破了交通瓶颈制约,彻底打开了对外交通格局,东南、西南、西北、东北都将连通;濮阳人也因此更加自信,昂首迈入高铁时代,加入高铁城市朋友圈,融入全国发展新格局。
高铁通车,既是圆梦的时刻,也是追梦的开始。作为速度最快的陆地交通工具,高铁缩短的是时间,拉近的是距离,更迭的是理念,收获的是便捷与效能。高铁不仅带来出行的极大方便,更是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的重大机遇,将极大地助力我市通过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创新发展,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十四五”期间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拥抱高铁时代,紧抓高铁机遇,踔厉奋发,向新而行。这是自强不息的濮阳人理所当然的选择。
——开创发展新境界。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高铁的飞驰,不仅能实现区域间设施互联、产业互补、文旅互通,生态共建、政策共享、创新共融,更能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通过不断完善和提升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畅通濮阳对外开放通道,更好地融入国家开放发展的大格局中,同时也为充分发挥我市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省际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创造条件。要充分利用高铁带来的人流、信息流、资本流、物流,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创新发展培育更多硬核,促成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四新”产业抢滩占先、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开创新境界。
——畅享幸福新生活。高铁承载着濮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定成为造福沿线群众的幸福之路。多少年来,濮阳人坐高铁要跑到鹤壁、安阳甚至开封,受累又受屈;从今往后,咱们坐高铁就像坐公交一样方便,便捷且舒爽。更重要的是,“高铁一通,变换时空”,市民的生活也将更加精彩纷呈——可以随时随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办想办的事,去见想见的人,去看想看的风景;甚至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在两城之间自由“钟摆”,让工作和生活各得其所。幸福的底色是文明。自由自在外出旅行时,请记住咱们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的身份,做到健康出行、平安出行、文明出行;面对越来越多的来濮游客,每个人都应尽到文明城市主人的责任,诠释好文明、代表好家乡。
——书写竞争新答卷。高铁通车无疑是濮阳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作为高铁城市的新晋者,如何持续放大高铁经济的正面效应,怎样把高铁开通带来的优势和红利发挥到极致,这是全市上下都要认真思考、用心书写的新答卷。高铁时代城市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城市的特色和形象对吸引和集聚各种要素资源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打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承载能力、供给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要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城乡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把濮阳打造成大气、舒适、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要紧紧抓住高铁建成的历史机遇,立足“十四五”,前瞻30年,在更高起点上做好谋划和规划,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高铁梦圆新时代,盛世龙腾向未来。梦想已然照进现实,阔步迈入高铁时代的龙都儿女,必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心怀梦想和责任,演绎速度与激情,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断开创濮阳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