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专版

情系孤儿 助学圆梦

——一所学校和一个志愿团队合力演绎“爱的奉献”

爱的奉献:学校和志愿团队7年情暖18名孤儿、类孤儿

2015年7月,益点爱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宋亚萍遇到了新的苦恼:随着服务队救助贫困学子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找到志愿服务队,把社会上的一些孤儿、类孤儿送到志愿服务队,希望志愿服务队帮忙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无形中,志愿服务队的经济负担骤然增大,大家很想为孩子们找一所学校,让孩子们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次偶然的机会,宋亚萍认识了时任华龙区八中校长的宋咏梅。宋咏梅也是一名很有爱心的人,被宋亚萍等人事迹打动,主动表示愿意将孩子们接到华龙区八中就读。

当年,益点爱志愿服务队一下子给华龙区八中送去了5名孩子。学校按照孩子们的年龄,将他们分配到从小学到初中的相应班级,免去了资料费、校服费、课后延时费等各项费用。不仅如此,在节日时,学校还经常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米、面、油等学习、生活用品和助学金。

“从2015年到现在,前后4任校长都把对孩子们的帮扶放在重要位置。每年在这群孩子们身上的花费要超过4万元。值得骄傲的是,7年中先后有18名孤儿、类孤儿从我们学校走出,先后考进市一高、华龙区高中等更高一级的学校。”现任校长杨建录说。

而为了方便孩子们的学习,益点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也在继续努力,专门在华龙区八中旁边的小区租了房子,找专人照顾,使孩子们生活、学习更加方便。

爱的传递:学校老师也成了志愿者

孩子们来到学校后,华龙区八中不仅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孩子们关心,而且在其他方面给予关爱。校领导经常带着老师,春节时陪孩子们包饺子,端午节与孩子们一起包粽子,中秋节陪孩子们赏月,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在学校的组织下,老师们组成志愿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辅导功课,陪孩子们读书、练字,给孩子们讲励志故事,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敦促孩子们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奉献社会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下,华龙区八中很多老师竞相成了志愿者。

教师鲁利彩在关爱孩子的同时,加入到了益点爱志愿服务队,经常和志愿者一起深入农村走访贫困孩子。后来,在市文明办相关领导的鼓励下,鲁利彩又成立了简爱志愿者团队,专职帮扶孤寡老人,吸收了很多老师进入志愿者团队,将学校的志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爱的回报:感恩的孩子们给母校送锦旗

充满爱心的校园,熏陶着华龙区八中的每一位师生。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懂得做人、学习、生活和感恩。他们都很勤奋,有些孩子甚至成绩优异。2019年,张某某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一高;2020年,连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一高,同年李同学考入华龙区高中;2021年,3名孩子一同考入华龙区高中。

2022年,又有2名孩子初中毕业了。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他们心里不舍,很想表达对母校的感谢。“2015年我刚来时还是上小学三年级,而现在我就要初中毕业了,7年中,母校给了我太多关爱,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刘同学说。

看到孩子如此知道感恩,益点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很受感动。他们代表孩子做了一面锦旗,将目前还在华龙区八中就读的11名孩子组织在一起,于6月30日下午赶到学校,为学校送上锦旗。“感谢学校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求学机会,所有志愿者向你们表示感谢。”宋亚萍向华龙区八中校长杨建录说出了发自肺腑的感谢之言。

杨建录则说:“这个锦旗可以收。爱心助学,传递的是爱心,营造的是希望。我们用爱心和真情,帮助特殊群体的困难学生,并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常怀感恩之心,常存进取之志,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的关心厚爱,为母校争光,为将来更好地回报祖国、回馈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今后,我们将会一直坚持帮扶资助包括这些孩子在内的贫困学生,让孩子们在华龙区八中温暖的校园里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 袁冰洁

2022-07-08 ——一所学校和一个志愿团队合力演绎“爱的奉献” 1 1 濮阳日报 c101483.html 1 情系孤儿 助学圆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