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等方面,用初心践行使命,用担当扛起责任,全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7月8日,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推”,坚持从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来谋篇布局,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列入党工委、管委会重要议事议程,定期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区级统筹协调、乡镇组织实施、村(社区)强基固本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将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基本任务,逐项分解细化为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列入区党工委、管委会年度重大事项台账,定期检查考核,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用什么”,坚持科技支撑,建设信息互联、数据共享的治理平台和高效运转、规范运行的实战单位。
开发区宣统办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宣传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尤其是针对宣传活动,与开发区政法办一起制订了《开发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宣传活动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强力推进。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宣统办充分发挥成员单位自身优势,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整治互联网、查缴非法出版物等专项宣传“战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展板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广泛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配合区综治部门及有关单位开展各类综治宣传、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等活动,惠及群众1.2万人次。
开发区组织人事劳动局积极推进“一表两图N群”党建网格化建设,建立了社区(村)党建网格化一览表,绘制了社区党建网格四级架构图、村级党建民情入户图,成立了小区党员群、小区业主群、社区网格工作群、小区网格工作群、楼栋党小组群、党员联系户群等工作群,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做好小区出入口基础设施和智慧安防系统改造工作,细化时间节点,加快工作推进。高质量完成乡镇人大政府换届,班子结构更加优化、人岗匹配更加合理、干部交流更加有序,绘出了好蓝图、选出了好干部、配出了好班子、树立了好导向、形成了好气象;加强村(社区)干部培训,通过以会代训、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对村(社区)干部进行培训,培训人员1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干部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养。
开发区退役军人事务中心筹备组积极与区组织人事劳动局、区民政局协调对接,建立选拔和使用长效机制,将优秀退役军人党员纳入村居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优秀退役军人资源库。配合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等教育资源,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纳入国家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先后帮助26名退役军人完成高职扩招报名。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成立了由区、乡、村三级退役军人组成的10支3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在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展现退役军人风采。
开发区妇联围绕防范化解家庭婚恋纠纷和强化家庭文明建设等目标,以“四+治理”模式,团结带领开发区各级妇联组织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激扬巾帼之志,贡献巾帼力量。组织各乡(镇、办)妇联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六防六促”工作及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实施每三天报送动态、每月一总结的工作制度,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有效遏制了因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引起的案件发生。
开发区环保局坚持“执法为民、执法惠民”原则,聚焦实战、聚焦办案、聚焦减排,开展全员、全程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污染环境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将实战练兵贯穿于“一体化”执法检查、黄河流域生态问题专项整治、“双随机”检查等执法全过程,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筑牢辖区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王助镇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度的总要求,以“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的高度政治职责,坚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全镇基石工作来抓,时刻绷紧安全之弦,以坚强有力的手段、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全镇整体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治安方面,建设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
新习镇紧跟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署,坚持守好责任田、打好持久战,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立足本地实际、采取过硬举措,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让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深入到服务群众的角角落落,努力寻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优解”,真正把市域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矛盾的“终点站”,向人民群众交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务实答卷。
胡村乡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化解群众信访问题中的专业性,压实各管区与行政村在化解稳控工作中的属地责任,做到信访问题不出乡、信访人员不上行。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各管区在例会上汇报本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情况,且不局限于信访问题,同时梳理出疑难问题进行详细说明。联席会议听取各管区汇报后,按照“定包案领导、定办案人员、定工作措施、定办结时限”“包处理、包结案、包稳控、包做思想工作”的“四定四包”责任制,对各疑难问题进行工作部署。对于办结时限内成功化解的案件,联席会议办公室将进行回访,落实化解结果;对于办结时限内未成功化解的案件,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于下次联席会议召开时下发督办单,督办单由总召集人签字,督促化解工作的开展。
昆吾办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坚决构筑总体安全防线,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建立动态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皇甫办牢固确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人民调解工作的唯一标准,多体谅群众难处,多进行换位思考,努力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做耐心细致说服劝解工作,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力争各方和解,千方百计提高调处成功率。
濮上办以社会心理服务为切入点和突破点,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的助推作用。成立社区心理服务站,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各项领域,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濮水办高度重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把平安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政法综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强化党委政府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责任机制。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调处,防止激化”的原则,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体系,办事处和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日常工作中,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社区民警和党员代表组成“五合一多元化解机制”,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办、矛盾不上交”的总体目标。
幸福办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为统领,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满足城市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秉承“党建引领、市场运作、公益属性”理念,贯彻推动“红色引擎工程”,打造“红色物业”,以实现社会效益与“有偿微利”相统一为目标,把社区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把社区物业服务人员打造成党的工作队伍,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并同步开展党的建设,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问题,使城市基层党建真正有色彩、有温暖、有活力,让社区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华安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创建幸福村居为抓手,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平稳发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以基层治理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水平,从源头上清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指导核心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解决市域内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尚丰军 施民法 崔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