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课堂内外

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走向的思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卫东

强国必先强军,军人在保家卫国、抗洪救灾、疫情防控、应急处突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期,党和国家出台了针对退役大学生士兵的一些优惠政策,让这个群体可以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和社会工作之中,坚定了退役军人对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目标的信心,对实现现代中国强军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思想政治走向。退役大学生士兵在部队学习了先进的现代军事政治思想,成为新时代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雷厉风行的中国军人。这一群体在思想上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推动了高校的国防现代化建设。退役大学生士兵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退伍后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与政治建设工作,积极宣传新时代国防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民众的政治认同度。

教育走向。新时代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教育和工作走向是与时俱进的,我国坚持走强军和强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022退役士兵专项计划考研名额为6770人,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99所高校联合招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退役大学生士兵后期教育的重视,让退役的大学生士兵有机会更好地学习深造,同时也鼓励了更多的高素质高校生应征入伍。

创业就业走向。在高校,学校通过开展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指导,加大专业培训力度,提供优质的就业平台,推动退役大学生士兵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在校外,国家通过减免就业创业的税收、提供免费培养职业技能学习的机会、优化退役安置措施,使更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选择消防员、警察等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对退役大学生士兵政策不断完善,这一群体在教育、就业发展上都有了更好的机会。他们努力利用现有的优质条件,发挥中国军人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不懈奋斗。

2022-09-1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卫东 1 1 濮阳日报 c104990.html 1 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走向的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