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可以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扩大学生思维广度,提高学生思维层次。随着“学讲练点”课堂模式在我校的深入开展,问题式教学已被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广泛应用。“学讲练点”的关键之一就是设置导学问题,高效地引导学生学。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提升学生思维层次的问题才能算得上是有效的提问。
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需要在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两方面下功夫。
语文课堂提问灵活多变——活
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分析选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其中通过品析王熙凤的语言来赏析其性格特点是教学时的突破口,当然还包括对人物的外貌和动作描写的鉴赏。就语言描写这一块,课堂提问就值得仔细揣摩。如果设计成王熙凤在见黛玉时说了哪些话?透过这些对话表现出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样提问就太直接、太笼统。如果我们改成以情节的发展为线索,将问题细化,王熙凤在见到黛玉时怎么和她打招呼的?随后与贾母的对话为什么能博得贾母的欢心?从她的这些言行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这样提问既帮助学生厘清了文章的叙事情节,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提问重点突出——量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围绕教学重点来设计,且问题应精而简。这在诗歌词教学时显得尤为重要,诗歌凝练简短,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特别是在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中,诗词鉴赏的提问一定要和学生的思维同步,不要求学生把每一道题都做得和标准答案一样,只要求学生按照正常的规律去读出诗歌的真意来。
语文课堂提问要做到——趣
教师的提问关键在于要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能留住那一份应有的“真”就应在实践中反思,正如赞可夫所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