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
初冬时节,杂技之乡濮阳又迎来一场杂技盛会——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于今日盛大开幕。这是继2019年承办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之后,濮阳第二次承办这项中国杂技界的最高规格盛会。连续两届中国杂技艺术节花落濮阳,与濮阳杂技的古老、濮阳杂技的创新、濮阳杂技的发展,以及濮阳杂技在业界的美誉度密不可分。
杂技之“老”
濮阳杂技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
杂技艺术历史悠久,风靡华夏,是中国最为古老、堪称神奇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中国气派、彰显中国形象的符号之一。
中国杂技起中原,中原杂技看濮阳。濮阳杂技上可追溯至春秋,正式形成于秦汉,闪耀于明清。清朝中期,濮阳杂技进入全盛时期。那时的濮阳杂技人,不仅在大江南北进行商业演出,还多次跟随清政府外交官员,到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等国演出。抗日战争时期,濮阳杂技人还分赴山西、陕西,慰问抗日军民。濮阳杂技代表性村庄东北庄,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杂技“南故里”,濮阳也成为名副其实、享誉世界的中国杂技之乡。
杂技之所以能兴起于濮阳,与濮阳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濮阳濒临黄河,居中原要冲。农闲时,人们常以杂耍锻炼身体,以草帽及农具作为道具进行表演,后来技艺逐渐提高,形成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濮阳杂技。此外,由于战争及水灾频发,迫于生计,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在颠沛流离中,练杂耍、卖艺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手段,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玩杂技,都会露一手”也成为华龙区东北庄村、濮阳县娄昌湖村、清丰县梅庄村等杂技肇兴之地的真实写照。清朝嘉庆年间,东北庄杂技的组织形式已由原来的单人独技,发展到以家族成员、师徒关系为主的杂技班,并相继成立了乔家班、刘家班、李家班。
在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中,濮阳杂技始终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濮阳杂技人以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毅力,练就一身兼具新、奇、巧、险、趣的硬本领;濮阳杂技穿越时空阻隔而历久弥新,给世人带来瑰丽奇异的视觉冲击和意蕴悠长的精神享受。
杂技之“新”
守正创新让濮阳杂技不断精进
从春秋时期到21世纪,杂技这项古老的艺术,没有像很多传统行当那样渐行渐远,反而在濮阳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濮阳杂技人持之以恒的守正创新。
千百年来,濮阳杂技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又不断赋予杂技新的元素、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意向,让这项古老的艺术走向现代化,一批批高品位的杂技艺术精品从濮阳出发,走出国门、惊艳世界。濮阳杂技,也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从自发到产业、从民间到世界的华丽蝶变。
以杂技之乡东北庄为例。东北庄杂技历史悠久,是中国杂技“南故里”,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东北庄杂技的发展也曾一度慢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东北庄人在家乡学到手艺后,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演出,以“打工”的形式传承这门古老的艺术。21世纪初,东北庄人开始深刻反思,积极探寻新的发展之路。在继续为中国杂技发展培养、贡献人才的同时,他们开始以杂技为主要元素打造特色村庄,建成了东北庄杂技产业园、杂技博物馆,还为当年的乔家班、李家班和刘家班分别建造了仿清小院。除杂技剧场每天固定的杂技表演外,乔家院、李家院、刘家院还免费为游客表演杂技,让杂技真正成为贴近人民的艺术。人们可以在博物馆里全面了解杂技艺术、全国杂技的发展分布情况、东北庄杂技的发展情况,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此观看,东北庄也一跃成为中国特色村庄、“网红村庄”。杂技艺术因东北庄更具活力,东北庄因杂技得以更好地发展。
提到现代杂技,不得不提红遍全国的大型杂技剧目——《水秀》。2009年《水秀》首次与观众见面,每隔几年都会进行改造提升。每次提升,都是艺术的创新与升华。目前,该剧目已融合了杂技、戏剧、体操、跳水、滑稽、魔术、极限运动等表演形式,充满了浓郁的多元地域风格,折射出中西方杂技文化交融后所彰显的生命力、精神力与凝聚力,不仅成为濮阳杂技的一张名片,更成为中国杂技的一张名片。
杂技之“重”
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支持杂技
“濮阳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擦亮‘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文化名片……”10月10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濮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锦印的话,凸显了濮阳对杂技的重视。
濮阳杂技之所以能蓬勃发展,与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的重视和接续努力打造分不开。
毫无疑问,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濮阳有着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杂技,无疑是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21世纪初,我市确立杂技这一优势产业为试点,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先行先试。2010年9月,《濮阳市区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获河南省批复,濮阳按照“东方杂技之都、华夏龙源圣地”的定位加快推进实施。有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濮阳杂技产业发展方向更明、思路更清、劲头更足。市委、市政府把杂技产业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在资金、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在市城区黄金地段建设濮阳国际杂技产业园,使《水秀》能长期在杂技产业园内演出。2014年,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新校址项目在濮阳教育园区开工。(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袁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