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课堂内外

小学数学教学中 核心素养的培养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赵荣荣

在当下小学数学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优化教学课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个人学科素养。

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数学教师可采用灵活的课堂导入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游戏导入、多媒体导入、故事导入等均为常见的导入方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的课堂导入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学科素养,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这需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加大问题难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利用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是对学生数学学习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能反映学生的数学思维反应能力。在构建数学生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校内活动或者与家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例如,如何计算校园操场的面积,如何计算教室内最多能坐多少学生。小组实践活动属于数学知识的拓展活动,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也是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启蒙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学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有效顺利地展开。同时,要不断进行创新探索,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022-11-08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赵荣荣 1 1 濮阳日报 c107881.html 1 小学数学教学中 核心素养的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