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麻醉俗称腰部麻醉,即用一个细针把局部麻醉药通过腰椎的间隙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对神经传导功能及相应支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腰部麻醉的特点是起效快、效果好,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后,不到10分钟就会出现明显的麻醉效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适用于妇科手术、肛肠科手术、下肢手术等。
腰部麻醉之后出现局部疼痛的现象是正常的。尽管穿刺针很细,但穿刺过程中会经过皮肤、皮下组织、韧带等结构,从而引起腰部的疼痛。 如果存在腰椎间隙狭窄或脊柱侧弯,则有可能需要进行反复穿刺,在穿刺过程中可能对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骨质等产生损伤。因此,有一部分患者在进行腰部麻醉后会有腰部疼痛现象。但是这种疼痛一般比较轻,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恢复快的患者在麻醉术后5到7天即可缓解,恢复慢的患者可能需要2到3个月才能恢复。如果患者是由于腰椎畸形、腰椎本身患有慢性疾病造成腰部疼痛, 或者以往出现过腰椎骨折、进行过腰部手术,腰部麻醉后可能疼痛时间会比较长。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腰部疾病,通常不会选择腰部麻醉,避免加重腰痛风险。
腰部麻醉后腰痛的处理措施,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一般治疗:如果腰部麻醉后出现腰痛,可以采取制动、休息的方法缓解,在休息时可以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在下地活动时,建议穿戴腰围进行固定,可减轻腰椎周围组织受力,有助于限制腰椎的活动度,从而缓解腰痛。同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药物治疗:如果腰部麻醉穿刺后出现的腰痛较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镇痛药物。轻度疼痛患者,临床常用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中度疼痛患者可以口服曲马多进行缓解;重度疼痛的患者可以口服氨酚羟考酮片,联合加巴喷丁镇痛。必要时应入院治疗。
物理治疗:如果腰部麻醉后出现腰痛,常见的方法是用盐袋、热毛巾等进行局部热敷,或者选择红外线理疗、针灸诊疗、经皮电刺激、按摩、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推拿、按摩,而且力度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加重疼痛症状。
其他治疗:如果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腰部麻醉只是疼痛的诱发因素,可以根据腰椎核磁共振检查和体格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治疗,比如腰部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间盘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
腰部麻醉后,如果腰痛比较严重,需及时去往医院就诊,并在医生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待病情稳定后,根据自身身体情况,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快走、平板支撑、跑步、游泳等,增强腰背部的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