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综合

今日冬至

“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是什么意思

今年过年期间冷不冷呢?“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怎么理解?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它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又叫数九、冬节、长至节和亚岁等。

在古代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冬至都是非常重视的,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汉代从冬至这天开始要放假5天,到了唐代又增加了2天,有7天的假期。冬至这天要办宴席、享祀先祖、官放关扑,不同的地区还有吃姜饭、水饺、汤圆和喝羊肉汤等活动和习俗。

需要注意的是,冬至的“至”可不是冬天到了的意思,冬天是从立冬开始的。而冬至是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在过去民间有“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的说法。冬至逢壬数九的说法,是干支历上的说法,即从冬至后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当然,我们现在用公历作为主日历了,数九就从冬至日当天开始数了,也就不找冬至后的“壬日”了。也是一样,一个“九”是九天,数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

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干支历的重要内容,但是,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当太阳直射点运动到南回归线时是冬至,往北回来时,直射点直射赤道时是春分,再往北运行,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掉头往南运行,直射赤道时就是秋分,再往南运行,到了南回归线时又回到了冬至。

从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长度就是一年的长度,大约是365.2422天。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反应太阳周年运动周期的阳历,所以,二十四节气才能指导农事。人们就可以两个冬至日之间,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

冬至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有着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等寓意,表现为阴阳交割、万物亡寂、生机禁闭。

古人在冬至这天也总结出了很多农谚。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怎么理解呢?

这句农谚是根据冬至在农历月份的交节时间来推断正月寒冷程度的。所谓,月尾是指一个农历月份的后十天,月头是指一个农历月份的前十天。

意思是说,冬至在一个月里的后十天里交节,当年的正月会很冷。相反在一个月里的前十天交节,当年的正月相对不冷。

2022年冬至的交节时间是公历12月22日,农历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九号,具体时间是5点48分1秒。很明显,今年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份的月尾交节了,按古人留下的农谚来看,正月会很冷。当然,这只是通过农谚来说的,现在的气候条件和古时候大不同了,并且,我们现在的御寒手段更多,也不会感觉太冷。

通过冬至这天的冷暖情况预判正月以后的冷暖程度的农谚还有“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冬至暖,烤火到小满”,“冬至不冷,夏至不热”等。

摘自人民网

2022-12-22 今日冬至 1 1 濮阳日报 c109865.html 1 “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是什么意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