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管理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顺应时代的要求,针对现在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更能突显其学习主体地位。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量化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发展。
合作小组量化管理有利于激励学生,使其自觉化学习。课堂中,成员在其小组内解决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再由商议选举的代表回答老师问题,使小组成员全部参与课堂,商议后的答案更加精准,由此得到的表扬是属于小组全部成员的,这种鼓励是小组团结的最佳黏合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使其更加自觉地学习。表扬后的小组加分更能进一步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表现,由此得到的量化加分在之后优秀小组评比中尤为重要。课堂后,组内针对课堂上出现的疑难问题可以共同商讨解决,在此过程中难免有些学生的自觉性有所消减或存在畏难、拖延的问题,对完成练习有抵触心理,此时组长和其他组员的良好表现和量化管理会促使其规范自己行为,极大限度地激发他的集体荣誉感,在多方作用下该生的自觉性就会增强。这样的做法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励学生自觉学习。
合作小组量化管理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在中小学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要摒弃落后的学生观,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在日常以合作小组为核心的量化管理中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在这种难得的自我表现展现的平台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也建立了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多鼓励孩子既“别出心裁”又“标新立异”的个性化发展,使其发展成为不仅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开拓精神的“弄潮儿”。
与此同时,也要杜绝量化管理在合作小组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缺漏。
一是在具体实施量化管理过程中,要公正、公平、公开的记录量化考核积分。量化积分是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独立做出评分,班委成员轮流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选择具有诚实守信品质的学生担任班委成员,其次要抽出时间针对量化考核细则的内容进行详细阐释、说明,使每位参与量化考核记录的班委清楚明白规章制度。最后,只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记录量化考核积分,才能使合作小组中充满“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良性情形,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二是做好量化考核评比后的收尾工作,才能使合作小组找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真正使量化考核服务于班级管理,使得学生在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不会“误入歧途”。针对这个问题,要在量化积分评比后针对落后的小组开展优秀小组帮扶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以鼓励为主,具有褒奖意识,正向的表扬对于落后的小组具有极大的精神鼓舞。
在新时代背景下,合理的量化管理立足于学生的不同特点,使得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都能表现自己个性化的一面,并促使其自觉化学习,同时针对一些量化管理中容易出现疏漏的地方要防微杜渐。相信以合作小组为核心的量化管理会更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