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赵俊平) 记者2月7日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建设,我市制定了《濮阳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力争2035年全市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中部地区前列。
《规划》明确了我市知识产权建设的目标。到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通过验收,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增强,在全省知识产权强市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商标有效注册量3.7万件,新增地理标志2件,海外专利、商标申请量达3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规模累计达到17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版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0%。到2035年,全市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中部地区前列,知识产权制度运行良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成效突出,知识产权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形成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促进现代化濮阳建设的新格局,全面建成具有濮阳特色、代表中部地区水平、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强市。(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