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仝江) 2月7日,记者在中原油田物探研究院设在长垣市的东濮凹陷西南洼陷带三维地震采集监控处理基地看到,科研技术人员正在对比分析现场采集的地震资料数据和处理效果。东濮凹陷西南洼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作为中原油田勘探重点项目,于去年11月底开工,目前进展顺利。这是中原油田在资源紧缺的局势下,在东濮老区这块“金琵琶”边缘展开的新一轮油气藏“探宝”,也是继上世纪80年代常规三维地震勘探、二十一世纪初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之后,东濮凹陷勘探又一个重要的阶段性节点。
东濮凹陷西南洼陷带位于东明县—长垣市—滑县—濮阳县境内,勘探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西南洼陷带作为东濮凹陷认知程度最低的一个区域,一直被认为构造复杂,烃源岩欠发育,成藏条件差,以小规模油藏为主,未能形成较大勘探场面。
西南洼地区的地震资料是二十世纪90年代采集的。受当时设备能力所限,成像精度很差,虽进行了3次处理,仍难以满足精细圈闭刻画与精细储层预测的需要。
多年来,中原油田科研人员并未放弃对这个区域的“深耕”。通过对西南洼陷带深化研究,2022年在南何家构造带部署何301井获突破,预计新增石油预测储量500万吨,进一步证实了对低勘探程度区的地质认识,并坚定了对东濮老区的勘探信心。
目前,西南洼陷带探明石油储量81.26万吨、天然气5.79亿立方米,探明率约1%,探明程度低,剩余资源潜力大。
据介绍,此次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等技术与以往有很大差异。为保证勘探效果,中原油田油气勘探管理部组织物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调研,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立项攻关,经过一年研究与论证,地震采集方案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