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记者走进距中原油田总部19公里外的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卫11增压站,看到轰鸣作响的压缩机棚架下,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牵引绳一定要拉紧,千万避免触碰到压缩机引压管和控制线路,大家现在开始吊装!”尽管张超的嗓门比平常提高了八度,但现场杂乱的声音还是让工友分辨不清,他再次打起手语提醒工友在吊装过程中注意操作安全,等吊装设备安全落地后,张超紧张的心情才算有了着落。他舒缓地进行了一次深呼吸,转身走向身旁正在运行的压缩机组,开始仔细检查运行设备状态。
张超是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柳屯输气管理区设备主管,自2016年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大型压缩机组运维管理工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保供心脏”的守护神。
天然气产销厂柳屯输气管理区是豫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集输枢纽,共有运行大型压缩机组11台,主要承担采油厂伴生气增压集输、外埠来气增压调配等任务,每天增压集输天然气达600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安全保供濮阳3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上万户居民家庭用气整整40年。
“压缩机组是天然气集输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堪称天然气集输保供的‘心脏’,通过增压给外输天然气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平稳保供首先要确保压缩机组安全高效运行,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它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用气和当地数家企业的工业用气,容不得半点马虎。”张超表情严肃地说。
为了担起这份责任,张超从负责压缩机运维管理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自己绑在了现场。为了摸清11台“庞然大物”的脾性,张超勤奋学习、细心揣摩、善于总结,总结出了压缩机运维“望闻问切”四字工作法,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周全考虑、贴心守护,哪怕半点“头疼发热”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此次维修的1#压缩机组,因润滑油消耗量偏大而引起了张超的注意。他带领技术人员在春节假期里就开始对压缩机组进行“坐诊”,经过几天时间现场摸排,找出了二级缸十字头滑道磨损“症结”。由于发现1#压缩机组“病因”早,备用设备投运及时,生产运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压缩机组就好比一个‘大个子’朋友,外观看是个庞然大物,但内脏都是精密器官,维修过程一点也不能马虎,安装标准一丝一毫也不能偏移。尽管目前已经平安度过了春节保供的关键时期,但现在还处于春节保供的时间阶段,一旦出现粗心大意,导致第二次‘手术’,费时误工不说,影响后续能源保供谁也担当不起。”张超借用配件库房紧急召开会议,再次强调用心巡检、精心操作、一心保供的重要性。
太阳高照,乍暖还寒。临近中午12点,吊装任务圆满结束,运维小结顺利完成。张超决定自己先留在现场监护设备运行,示意大家抓紧时间去食堂吃饭,尽快返回工作现场。看着急匆匆离去的工友,张超再次转身走进了压缩机棚……
本报记者 史式灿 通讯员 范永光 于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