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枢纽经济”助力濮阳高质量发展

(上接第一版)

打造畅通高效“水枢纽”

濮阳地处黄河下游黄淮海平原,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黄河从濮阳穿境而过,在全市境内总长167.5公里,占全省干流总长的23.6%,成为省内黄河流域汇水面积最大的城市。

除黄河之外,濮阳境内还流淌着金堤河、卫河、马颊河、潴龙河、徒骇河,以及濮水河、梁庙沟等65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水资源优势明显。

建市以来,我市先后完成了151.72公里临黄标准化堤防建设和黄河滩区避水连台建设,兴建了北金堤滞洪区,建设了43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和引黄灌溉调节水库等。先后开挖了3条引黄灌溉补源工程,建成渠村灌区、南小堤灌区、彭楼灌区3处大型灌区和王称堌灌区、邢庙灌区等6处中型灌区,灌溉补源面积335万亩,基本形成了引黄灌溉骨干工程体系。随着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成通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调蓄水库建成投用,我市统筹运用本地水和外来水的能力大大增强,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大幅提升,南水北引、东西互济、沟渠连通的水资源空间配置立体格局加快形成。

近年来,我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实施“四水同治”,持续提升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等治理能力。推进引黄入冀、入鲁等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利工程,打造沿金堤河、引黄入冀补淀、马颊河和第二濮清南4条重要生态廊道,因地制宜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开发,构建“一轴四河、清水连廊,两域三境、安澜四方”的现代水网,豫北水利枢纽初步形成。

构建设施完善“能源城”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濮阳因油而建、因油而兴,是一座石油化工城市。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能源产业不仅支撑着濮阳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冀鲁豫周边城市乃至华北地区提供着能源供应保障。

2010年8月,中原油田开始修建第一座设计库容量5.88亿立方米的文96储气库,并于2012年9月投产。2017年5月1日,设计库容103亿立方米、工作气量40亿立方米的文23地下储气库开工建设,这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2021年3月,设计总库容20.18亿立方米的文13西、卫11、白9三座地下储气库相继开工,并于2021年年底前相继建成,中原储气库群库容达到150亿立方米。

我市围绕打造华北能源枢纽,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构建了多元安全、智慧高效的产供储销体系。建成日照至濮阳、濮阳至鹤壁等天然气管道,规划布局天然气调峰机组,建设中原石油天然气交易平台,巩固了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储配中心地位。持续推进百万千瓦级平原风电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屋顶光伏发电,建成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推进“可再生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能源生产新模式,打造黄河流域绿色能源基地。实施城区东部电网升级改造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仓颉500千伏变电站迁改,建设“一主双翼一链”坚强智能电网;实施农村电网基础提升工程,保障民生电力可靠供应。

春风浩荡开胜景,扬帆破浪正当时。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构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更加完善,现代水网体系初步形成,濮阳豫东北门户枢纽地位不断增强,人群、物资、能源、水利通过综合枢纽体系飞快运转、迅速流动。

流动,给这座城市带来无限生机;流动的濮阳,正奔腾着涌向发展的春天。

2023-02-09 1 1 濮阳日报 c111965.html 1 “枢纽经济”助力濮阳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