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四人小组管理模式的组建采用互补式、公平性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类:A、B、C、D。A类学生为学习小组长,B类学生为纪律小组长,C类学生为文明礼仪小组长,D类学生为卫生小组长。用好四人小组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评价机制,良好的评价机制能提升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超越的动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为有效推进班级四人小组管理模式,转变班级管理方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按照过程性、鼓励性、鞭策性、合作性、个体性、差异性的原则,以小组为评价单位,用量化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成长过程,坚持客观性、激励性、经常性原则,正确引导学生。
为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看见自己小组的表现情况,在黑板的一边罗列好各个小组的评价项目:学习、纪律、礼仪和卫生。每天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对检查的结果及时公示;每周及时总结和反馈检查结果,做得不好的地方要进行整改,做到日日查、周周评,最后评出优秀小组,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除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外,还制作并发放以个人评价为主的成长记录手册。学生在家时由家长进行评价,在校时由小组长进行评价,每周一小结。每周小结包含学生个人收获、组员互评、组长评价、家长评价和班主任评价。学生根据组员、组长、家长、班主任评价意见适时进行调整,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每名学生都有一本成长档案,将每天的学习情况记录下来。各组根据评价指标在组内设置一名监督评价员。通过档案记录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成长档案评价的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使教师、学生、家长都有效投入到评价中来,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单向性评价,为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浏览了解学生“成长足迹”的平台,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
四人小组管理模式下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和应用,将学生当作自我成长的管理者,给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成长档案评价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将班级管理方式由传统的“一人管”转变为“人人管”,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清丰县和义路小学 杨占强 张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