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民政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通过接种HPV疫苗、筛查、治疗等三级预防措施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宫颈癌是常见的、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而接种HPV疫苗被认为是预防宫颈癌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当前,我市女性HPV疫苗接种情况如何?九价HPV疫苗为何“一苗难求”?市民对疫苗接种有哪些认知误区?3月12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HPV疫苗认知率不断提升
但接种率仍偏低
记者询问了身边几位女性朋友HPV疫苗的接种情况,有的3年前就已经接种了二价HPV疫苗;有的计划给10岁的孩子接种,但不知道该选择哪种疫苗类型;有的则因为等不到九价HPV疫苗,打算趁假期去香港花高价打九价HPV疫苗。总之,我市很多女性对HPV疫苗接种均有了一定认知。
市疾控中心生物制品科科长王志彬告诉记者,我市自2017年开始引进HPV疫苗,从当时的鲜为人知到现在的争相预约,我市女性对HPV疫苗的认知率不断提升。“以前一箱HPV疫苗(90余支)在接种门诊两三个月才打完,现在一天最多能打完五六百支。”王志彬说。
但是,受各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市适龄人群HPV疫苗接种率仍然偏低。王志彬介绍,这一方面跟疫苗供货企业单一、供应能力有限、进口疫苗价格高昂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市民对宫颈癌的危害及HPV疫苗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也造成HPV疫苗接种率较低。
四价、九价HPV疫苗短缺
二价疫苗供应相对充足
目前,我市主要供应二价、四价与九价HPV疫苗。其中,四价HPV疫苗与九价HPV疫苗均为进口疫苗,二价HPV疫苗则分国产和进口两种。
王志彬介绍,二价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PV16和18型病毒感染,70%以上的宫颈癌发病率都与这两种病毒有关,比较适合9至45岁的女性接种。四价HPV疫苗能够预防HPV6、11、16及18型病毒感染,其中HPV6和HPV11属于低危型的人乳头瘤状病毒,但容易导致尖锐湿疣,建议20至45岁的女性接种。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型病毒感染,可预防90%以上的宫颈癌病变,适合16至26岁的女性接种(目前正逐步扩大到45岁)。
记者自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了解到,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市就出现四价和九价两种进口HPV疫苗短缺现象,国产二价HPV疫苗则供应充足,进口二价HPV疫苗供应基本能满足市民需求。市民如想接种HPV疫苗,需通过公众号“约苗”提前预约。
不盲目攀比
重点人群越早接种越好
为何进口四价、九价HPV疫苗供应如此紧张?一定要打进口九价疫苗的认知是否科学?
对此,王志彬表示,四价和九价HPV疫苗预防的病毒种类多,特别是九价HPV疫苗,预防的病毒更为全面,除宫颈癌之外,还可以预防阴道癌、肛门癌、口咽癌、尖锐湿疣等,因此,也为前期研制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加之进口疫苗的批签检测要求较严格,受近年新冠疫情影响,原料、人力、物流成本等,都影响着我市四价、九价HPV疫苗的供应情况。
王志彬提醒,HPV疫苗越早接种防护效果越佳,15至26岁的重点人群应尽早接种,“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因等待九价HPV疫苗而错过最佳接种时间,二价HPV疫苗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都能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重点人群越早接种效果越好”。同时,王志彬提醒女性朋友,HPV疫苗接种不能代替宫颈癌筛查,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3至5年应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做到对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本报记者 张岚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