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做濮阳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千里马”

(上接第一版)全员全程高效服务济郑高铁濮郑段项目建设,确保高铁顺利开通,圆了濮阳400万人的“高铁梦”;多方奔走协调,新增濮阳到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地车次,直接连通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不仅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也有效增加了濮阳发展活力。

勇争第一,树立“逢先必争、逢冠必夺”目标

“马主任的工作标准高,在各项工作中,他都要求尽力做到最好,目标很简单:勇争第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宋鹏飞说。正因为有这种“逢先必争、逢冠必夺”的决心和勇气,2022年,市发展改革委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

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全市22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构建“十四五”规划体系;聚焦“十大战略”,牵头推进优势再造、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走深走实,未来产业破题开篇,能源枢纽地位不断强化,一批大事要事取得突破性进展。

紧盯国家扩大内需稳投资战略机遇,强力推动项目建设,31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6%,120个项目建成投产;滚动推动“三个一批”活动,累计实施项目6批542个。

创新制订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观摩考评办法,组织4次观摩活动,累计观摩项目141个,我市在全省开发区改革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清丰县、南乐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和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分别荣获河南2022“金星奖”。

聚焦17个重点产业链,组建产业联盟,加快构建“一高、四新、两能”产业体系。新型功能材料被纳入全省首批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经济产业被纳入全省“一核、五基地”产业布局。

2022年首次由人大代表票决的10件25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我市位列省辖市第五名,创历史最好成绩……

这些工作,既有事关濮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又有事关万千百姓生活的民生实事,筑牢了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以此为基础,2022年,我市打赢了稳定经济大盘的攻坚战,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率先示范,一个“领头人”带动一队“赶路人”

“当天事当天毕,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这是马世国对全体发展改革委人的要求。因为白天政务活动多、跑现场多,他就把听取工作汇报、签批各种文件,甚至是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周调度例会等工作统统安排到周末和晚上。尤其是,为确保周一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周调度会高质量进行,坚持每个周日专题研究优势再造、绿色低碳战略交办事项推进情况,细化工作安排、核对每个数字。

除了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遇到节假日,马世国就深入企业和项目工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在他的带领下,市发展改革委上下形成了“人人争创一流、人人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去年7月召开的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市发展改革委作为承办单位之一,承担了大量工作。因时间紧、任务重,市发展改革委抽调20余人组成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层层压实责任、任务细化到人,实现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整个筹备工作只有一周时间,大家每晚加班到深夜,有的还熬了两三个通宵。但看到嘉宾和客商对峰会的评价那么高,我们就觉得一切付出和辛苦都值得。”能源办主任袁武谱说。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扬帆万里程。“成绩都代表过去,2023年我们还有很多事儿要做。”3月3日,马世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市发展改革委将紧紧围绕统筹“六大转型”、实现“六个转变”,持续加强前瞻谋划、战略布局、系统推进,落实落细转型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为濮阳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作出更大贡献。

2023-03-21 1 1 濮阳日报 c114342.html 1 做濮阳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千里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