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金堤

至乐无如读书

□ 耿艳菊

读书之乐乐何如?陶醉南窗门不出。

简单明了的诗句,一下子就击中了读书人的心。读书的快乐,在一个“醉”字里得到了最精当的诠释。读书的人看似枯坐在一窗一灯下的一个角落里,不喜欢或者根本就坐不下来读书的人,是难以懂得那份静默无言里有多大乐趣的。

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最美好的时刻,就是欣然会意,与作者的思想共鸣,甚至一个好的词语也能让人百般回味。金圣叹读到《西厢记》里那一句“不瞅人待怎生”,曾感动得卧床三日,不食不语。这似乎有些夸张,而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一定懂得其中的快乐和感动,其实没有一点点夸大的成分。

中学时代,我们的语文老师很喜欢读书。她不但自己每天读书,而且希望她的学生也能养成一生读书的习惯,不厌其烦地讲读书的好处,可谓苦口婆心。她最喜欢讲宋朝诗人黄庭坚关于读书的名句,几乎每天上课时都会说一遍,我记得这样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甚至有些调皮的同学在讲台下悄悄学她的口气,模仿她,她也不生气,依然絮絮叨叨地要我们趁着好时光多读些书。

年少时根本听不进去,也不理解,直到年岁渐长,经历越多,越能意识到读书的好,进而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黄庭坚的那句话,不仅我的老师喜欢,也为很多大师巨匠所喜欢。前天在一篇文章里看到,林语堂和周国平都曾表达过相似的意思。

林语堂说,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是不让人喜欢的。

周国平说,自己三日不读书,就会觉得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

如今,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一天不读书就觉得这一天像白过了一样,心中空落落的。

寒暑交替,我们忙着做各种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忘了读书。而从小在书堆里长大的宗璞,读了一辈子书都没读够。以至于到了晚年,她和老伴最大的快乐仍是每晚在一起读书。她深有感触地说:“读书之乐乐融融,冰雪聪明一卷中。”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投入最少却收获最丰富的事情,更是最聪明的选择。毛姆讲过一句聪明话,也是关于读书的:“养成读书的习惯确实使人受用无穷,很少有什么娱乐,能让你在过了中年以后,还会从中感到满足……”

而今我人到中年,经历过很多世事,人间的繁华热闹和荣辱升沉也渐渐看淡了。此时,有一杯冒着热气的茶,一扇通风顺畅的窗,一本喜欢的书,平淡而平静,人生足矣。有福读好书,是人生美事一桩。外界的纷纷攘攘都丢开去,多读好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不得不说的是,读书不仅个人受益,也会给家庭带来良好的氛围。家里萦绕着淡淡的书香,子孙后代也会因此受益。

诗书继世长。读书人家,书香门第,总是让人从内心深处升起一股由衷的敬意。

2023-04-26 □ 耿艳菊 1 1 濮阳日报 c117057.html 1 至乐无如读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