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文物景区文明游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戚城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请您在景区游玩时,做到文明旅游……”4月29日,“五一”假期第一天,记者带着孩子到戚城文物景区游玩。刚进东门,就听到大喇叭里传出文明旅游提示,提醒大家要文明游园。

从东门进去走二三十米,来到“颛顼乘龙至四海”雕像前,只见一个写有“文明旅游,你我同行”的宣传条幅挂在雕像的外围。七八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有的在给游客讲解文明旅游常识,有的在发放宣传单,有的则拿着保洁工具在园内进行清扫。看到年龄大的游客,志愿者还会主动上前搀扶。

再往里走,一处开阔的草坪上,一对穿着汉服的新人正在拍结婚照,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志愿者微笑着走过去,向新人表示祝福的同时,给他们发放了文明旅游宣传单。

随后,记者又在景区转了一圈,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戚城文物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文明旅游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为营造文明氛围,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景区提前对员工进行了志愿工作培训。假期期间,大家都牺牲休息时间,穿上志愿者服装,分散在景区开展志愿服务。同时,景区还专门制作了一批文明旅游标志牌、条幅,悬挂在明显位置,希望游客都能将文明定格在景区。

当日,记者在景区看到,在文明旅游氛围的影响下,除极个别游客行为不够文明外,绝大部分游客都能做到文明旅游。本报记者 袁冰洁

2023-05-04 1 1 濮阳日报 c116995.html 1 文物景区文明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