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向硬骨头开刀 老旧小区“年轻了”

5月2日,走进华龙区黄河办金北社区市人民医院家属院,只见楼道干净整洁、车辆有序停放、线网规范安全,从目之所及到心之所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市人民医院家属院始建于1991年,与大多数老旧小区一样,存在墙体破旧、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脏乱差、架空线缆混乱等问题。

转机发生在2021年。借着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市人民医院家属院变样了:楼房外立面和楼道进行了清理粉刷,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车棚、充电设施进行了合理规划,篮球场安装了便民的体育健身器材,小平房统一更换了门、做了防水、接通了线路,小区整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虽然改造了,但‘飞线’、楼道杂乱无章等硬骨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金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森森介绍。今年,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后,该社区采取系列措施,集中力量向难啃的硬骨头开刀。

针对普遍存在的“飞线”,由社区网格员、市人民医院工会主席和楼道长上门劝说,告知居民“飞线”充电的危险性,并在合理位置配备安全充电设施,让居民自觉撤回“飞线”。对小区内架空线缆,统一捆扎,并用 白色PVC管道包裹。

针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由楼道长在各楼道微信群内进行宣传。对长时间停放且无人认领的车辆,由物业经理登记查询,并统一暂存,等待居民认领。

全面排查楼道杂物,对排除出的杂物,挨家挨户通知到人,要求其按规定时间进行全面清理;对无人认领的杂物,由物业公司统一安排转运处理。

“作为医院的一名老职工,仔细算来,我已在这个小区居住了20多个年头了,可以说亲眼见证了小区的发展与变化。改造后的小区,变得更‘年轻了’,生活在这里我倍感幸福。”居民陈美容表示。

本报记者 王莹

2023-05-06 1 1 濮阳日报 c117204.html 1 向硬骨头开刀 老旧小区“年轻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