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怀揣梦想踏上三尺讲台,20年担任班主任;她,秉承立德树人的信念,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敬业爱岗、视生如子,同事赞誉她课堂课下两红心,学生说她是青青校园一盏不灭的灯,她就是一颗红心献教育,一颗红心给学生的好老师——市第三中学英语教师王红。
敬业“红心”献讲台
王红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爱心。学生生活上出现困难,她倾心相助;学生思想上陷入困境,她耐心引导;学生心理上有了不快,她悉心劝解。身为班主任,她对班里的留守儿童总是格外关注,经常和他们沟通交流,促进这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王红每天早晨,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迎接学生入班,和值日生一起打扫卫生,陪伴学生们早读;每天下午放学,她目送学生们全部离开学校才回家;每天晚上,她认真备课,学习专业知识。担任班主任的这些年,她没有睡过一个懒觉,午觉对她来说更是奢侈。
有一年秋季,王红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做手术。在手术的前几天,王红靠着吃止疼片坚持上课。手术后,由于疏忽护理,王红的病情没有彻底痊愈,医生要求再次手术,但她咬牙坚持上课,直到寒假才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开学后又赶上疫情封校,她躺在床上上网课,批改作业和备课。等到再回学校上课时,她的身体还未康复,她没有想过请假,而是跪在椅子上坚持给学生上课,未耽误学生一节课。
援疆“红心”促团结
2016年初,王红积极响应援疆号召,报名成为一名援疆教师。初到新疆哈密,由于气候和饮食差异,王红脸部严重脱皮,嗓子发炎,失眠严重,本想休息两天,却接到全校英语老师要来听课的通知,她来不及休息,挑灯夜战,深知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濮阳的教育形象。她地道的口语,别具一格的设计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赢得了哈密市第四中学老师们的称赞和领导的高度认可。
她在受援学校的教研会议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在哈密市优质课比赛上,她精心准备,把新颖先进的教学方法展现出来,把濮阳龙乡的风采也融入课堂中,不禁让学生们领略到英语课堂的魅力,也让每位听课老师对濮阳有了全面的认识。
充实的援疆生活使王红暂时忘记一切,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却抑制不住想家的泪水,虽然有愧于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但王红说自己不后悔,她特别感恩援疆,不仅认识了那么多可爱的学生,还把河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传递给了新疆同行。
教学“红心”助提升
王红二十年扎根一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她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王红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教师、市模范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市五一劳动奖章、市文明教师、市优质课特等奖教师、市教学标兵等光荣称号。
王红正如那青青校园里的一抹红,沙漠里的一株小花,那么朴实无华,又那么引人注目。接下来,王红依然会默默奉献、恪尽职守、向真求善,让一颗小小的红心照亮校园未来之星。
本报记者 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