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金堤

张桂花家的好亲戚

□ 李海军

“咱村张桂花去北京当月嫂了,一年挣了6万多元!”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下子在这个偏僻的辛店村炸了锅,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都说她攀上了好亲戚。

哪来的好亲戚?原来,这个好亲戚是这个乡纪委书记耿直帅,他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桂花的帮扶责任人。这个谜被辛店村的党支部书记一语道破。

张桂花丈夫前几年出车祸去世了,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她自己也没啥致富门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乡纪委是辛店村的结对帮扶单位,耿直帅成了张桂花家的帮扶责任人。从此,耿直帅常来张桂花家走访,与她拉家常、话发展,还给她家张罗了很多生活用品。在入户走访中,耿直帅因户施策,制订了精准帮扶计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耿直帅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想让张桂花通过学习一门技术增收致富。于是,他自掏腰包,开车送张桂花到市里参加家政服务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张桂花拿到了结业证书,耿直帅又帮她联系了一家政公司,送她搭车到北京当月嫂。张桂花凭借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和天生的勤快,干起活来得心应手,月收入5000多元。

挣了钱,脱了贫,张桂花高高兴兴回家过春节。岂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张桂花困在了家里。刚过上好日子,天天在家闲着,用不了多久,就会坐吃山空的。这可愁坏了张桂花。

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怎样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关乎民心向背的大事。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耿直帅时刻牢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对待帮扶工作,要有长远打算,只有靶心不散、力度不减,才能干群携手,一起奋力谱写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美丽画卷。

耿直帅一直牵挂着张桂花家的大小事。张桂花虽然已脱贫,也要扶上马送一程,不能急刹车。

因为孩子来年要考高中,张桂花也不打算再出去当月嫂了。耿直帅一边帮助张桂花家搞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把稳定她家收入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耿直帅发现,她家门前有一片闲置的废坑塘,有3亩大,决定变废为宝,让废坑塘生金。

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耿直帅积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用自己的工资找来施工机械,对废坑塘里的杂草、砖瓦、淤泥等进行清理。与此同时,他给张桂花购买了莲藕种植技术书籍,教她在网上学习莲鳅种植养殖技术。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耿直帅帮张桂花选藕种、挑鳅苗,往坑塘里注上水,种上了莲藕,撒上了鳅苗。莲藕开始发芽、吐叶,开花、结果,泥鳅也不示弱,也在茁壮成长。鳅肥藕嫩,一片喜人景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种养双赢,藕鳅喜获丰收。3亩坑塘采收莲藕1.2万斤,纯收入1.8万元,泥鳅又收入4500元。张桂花在家门口致富,一季下来竟收入2万多元,她心里美滋滋的。

不出家门就靠莲鳅抱上了“金娃娃”,收入2万多元,这消息再次长了翅膀,不胫而走。

张桂花逢人就说:“俺家都脱贫两年多了,直帅兄弟还来帮扶俺,和以前一样,常来嘘寒问暖,唯恐俺家掉了队。俺村的群众都说,直帅兄弟是俺家的好亲戚!”

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唯有用心用情用力,才能诠释帮扶精神。耿直帅一如既往,常去张桂花家,向她宣讲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发展蓝图,鼓励张桂花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

帮扶传党音,走实又走心。瞧,又传捷报,这天耿直帅驱车到辛店村,接张桂花去参加市里召开的增收致富先进典型表彰大会。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耿直帅深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道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使命情怀。他说,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现在,蓝图已经绘就,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要让更多像张桂花这样的脱贫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帮助他们行稳致远,成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骨干力量。

2023-07-19 □ 李海军 1 1 濮阳日报 c121715.html 1 张桂花家的好亲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