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勇立潮头逐浪行

(上接第一版)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最重要的事、最优先的事来办,千方百计让民营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生产、放心开拓。

为把市委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位,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

企业有困难,我们来帮办。扩大“万人助万企”活动覆盖面,对企业名录进行动态调整,2023年新增包联企业1835家,全市达到2994家,实现一二三产和各类市场主体全覆盖。建立“企业问题直通车”等5项制度,畅通问题反映渠道,积极对接省工作专班,每月开展“政企交流面对面”活动,充分发挥融资服务、要素保障等4个服务功能组作用,今年以来共收集企业问题370个,已解决366个,问题化解率98.9%,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政策送上门,服务送到家。印制惠企政策汇编、政策图解、口袋书6000余份,组织全市助企干部深入企业进行宣传解读。梳理75项惠企政策办理流程,明确申报条件、具体步骤、办理部门、联系电话等信息,编印《惠企政策落实指导手册》700余本,并一一发放到企业家手中。创新开展“惠企政策进千企”服务活动,通过惠企政策集中宣讲、助企干部“一对一”辅导等方式,有效提高企业政策知晓率。

开展“四项”对接,要素保障有力。围绕化工、食品等特色产业,举办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活动16场次,达成合作意向282亿元。开展“行长进万企”活动,举办银企对接会18场次,对接市场主体1.7万家(次),发放贷款411.03亿元。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组织各类招聘活动44场次,达成就业意向2.4万余人。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调查,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12场次,组织78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技术合同成交额4.93亿元。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也是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全市工商联系统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的重要论述,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最重要的事——

建立运营市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创新实践基地,整合各行政部门涉企服务内容,发挥社会服务机构专业优势和民营经济统战部门独特优势,变分散式服务为集成性服务,全力打造民营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工商联+各职能部门+商协会”常态化服务平台,用好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团队、“8718”(即“帮企一把”)服务热线等,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

依托濮商课堂等平台、邀请专家来濮授课,实施“传帮带”“青蓝接力”等行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典型选树和示范引领,带动全市民营企业家在乡村振兴、稳岗就业、公益慈善等领域中担责出力,为濮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挥工商联在政企沟通中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推动政企沟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在环境上解压、在帮扶上解渴,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发展信心,能够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据统计,自1983年濮阳民营经济从“零”起步,到2007年份额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3%,截至2022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75.4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5%,实现税收67.8亿元,占全市税收的56.9%;民间投资达到615.3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8.6%;民营经济就业人员达到155.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9.8%。可以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濮阳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坚强支撑。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实现了逆势上扬,贡献了969.06亿元的增加值,205.96亿元的民间投资,124.0亿元的对外贸易额,实现税收4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3.3%,稳住了全市经济增长的基本面。

强化企业培育 增强发展优势

2023年,是濮阳建市40周年。40年来,濮阳民营经济与城市同成长共进步,从1983年的“零”基础到如今的占领大半江山,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从“草芥之微”到“星光闪耀”的华丽蝶变。

如今的濮阳,正处于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如何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明确要求:把尊重、关心、支持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基础,以更加鲜明的导向、更加务实的举措,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鼓励、支持、尊重、关心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继续强服务优环境。持续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发挥首席服务员作用;在强化惠企政策落实上做实功、见成效,全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持续培优营商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二是强化产业培育助企快发展。以“技术改造、数智赋能”为抓手,推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绿色家居等传统产业蝶变升级;以“错位竞争、群链协同”为主线,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6大产业集群和生物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烃等19个产业链实现能级提升;以“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为核心,推动氢能、人工智能未来产业提质扩量。

三是聚焦企业主体培育。大力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企业家培育计划等,全力支持全市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全面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强化创新创造,坚持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开展科创型小微企业“春笋行动”,实施科创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

四是为企业集聚更多人才。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用好用活“1+14”一揽子人才政策,持续开展青年人才聚濮行动、“智汇濮上”招才引智活动、“濮阳市人才日(周)”引才活动等,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濮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濮阳民营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砥砺奋进、向风而行,在一次次市场风浪中颠簸前行,在一次次淬炼中越发坚韧,用热血与汗水、成就和荣光,为濮阳实现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2023-11-02 1 1 濮阳日报 c128086.html 1 勇立潮头逐浪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