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民生

抢占氢能产业赛道(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作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华龙区已形成特种车辆制造产业链。华龙区委书记丁国梁表示:“我们依托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与厦门金龙、南京金龙等新能源车企加强合作,大力推动氢能整车生产。”

为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濮阳的公交车、环卫车、特种车辆优先采购中沁泰康公司生产的氢能源车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市场。

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土壤。近年来,濮阳抓住政策红利和氢能产业发展机遇,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021年11月,《濮阳市支持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正式发布。其中,对新建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公斤的固定式加氢站,按建设实际投资(不含土地费用)的4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不少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推动濮阳氢能产业迅速发展。

“濮阳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很有吸引力,补贴力度很大。”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元说,这坚定了相关企业在濮阳长期发展的信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激发市场活力。濮阳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实现企业办事“零阻力”、政企沟通“零距离”、政策落实“零停滞”、损害企业“零容忍”,吸引了众多氢能企业的目光。

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成功举办,吸引了500余名外地客商参会,现场签约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293亿元。2022年,濮阳招引氢能全产业链相关企业(项目)20余家。

濮阳还成立了濮阳氢能产业联盟,30余家企业加入抱团发展;成立濮阳市中原油田氢能产业研究院,充分发挥企业高精尖人才创新主体作用;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河南分院在濮落地揭牌;华龙区氢能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已入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聘请国内外8位知名院士、专家担任濮阳市氢能产业发展顾问,先后引进专家人才49人、科技高精尖人才403人,“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生态迅速形成……

如今,濮阳氢能产业发展生机勃勃,逐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氢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和行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并逐步向着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和高端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原载11月2日《经济日报》第9版)(此稿素材提供:濮阳日报记者 段利梅)

2023-11-03 1 1 濮阳日报 c128213.html 1 抢占氢能产业赛道(上接第一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