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荟

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

市子路小学 李志鸣

在《自己培养自己》一书中,作者李镇西老师谈到“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这也是每位语文教师应有的追求。

情感与理想

情感,指发自内心的热爱所教的语文学科。有些教师常抱怨,李镇西老师说:“我不止一次的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份情感,正是最基本的人文素养。

理想,是用一生寻找让自己惊讶的且卓越的“我”。情感与理想,是作为语文教师最基本的人文素养。

风骨与良知

语文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要有风骨,对语文教师而言,风骨是独立思考,是不被世俗风气左右,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参……

良知,是随时为学生着想。当学生的利益与其他利益相冲突时,要首先维护学生的利益。处处想着学生,绝不是迁就学生,教师是教育者,有引领的责任,语文教学中最考验教师的就是处理好尊重学生与引领学生的关系,把握好分寸。

视野与思考

专业视野是教师学习、阅读与教育学、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著作或杂志,关注语文教育研究最新最前沿成果。

比专业视野更重要的是人文视野。“对于国际国内富有影响的思想家的著述,包括人文知识分子的著作,你阅读了多少?对于中国20世纪的历史,你凝望了多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生活,以及各种暗流汹涌的思潮,你关注了多少?这都是语文教师心中应该装着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李镇西老师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说:“一个语文教师对本专业书的阅读,只占他阅读量的20%;对教育学心理学著作的阅读,占阅读量的30%;而人文阅读,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经济的……应该占50%。书读得越多,你就越不会被蒙。”看来,一个有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师,不应只读专业内书籍,而应多涉猎专业外内容。

只阅读不思考,就是“两脚书橱”。语文教师应边阅读边思考,尤其多思考语文常识,让语文回归常识。

学识与胸襟

关于学识,李镇西老师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关于胸襟,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令我佩服:“我们一定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站在社会的高度看教育,站在人生的高度看社会,站在星空的高度看人生。”

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有的人文素养和努力的方向。

2023-11-07 市子路小学 李志鸣 1 1 濮阳日报 c128397.html 1 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