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都气温急转直下,暖气又成热点话题。为提高今冬供暖质量,我市于11月10日开始点火投暖,确保11月15日暖气温度实现达标。
提前投暖的暖心之举使市热力部门收获一大波好评。但长达4个月的供暖季,供暖质量能否持续在线,对市民来说还需拭目以待,对市热力部门来说更是需要全力以赴应对的难题。
漫长而寒冷的北方冬季,供暖事关千家万户。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更需要依赖暖气过冬。足量、达标的供暖,他们可能就不生病或少生病,舒舒服服地过冬;拉垮、低质的供暖,他们可能轻则被冻病,重则丢了命。当然,对青壮年供暖用户来说,保质保量的供暖同样重要——谁愿意缴了费却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冬季供暖,供的是温度,暖的是人心。只有暖气有温度,市民才会在身体暖和的同时感到内心温暖。反之,若一到供暖季就出现各种各样的供暖问题,市民不光身子冷,内心会更冷。
虽然显得有些杞人忧天,但是笔者禁不住想问:今年冬天,还会不会出现往年那样供暖季中热源企业锅炉损坏、热力企业供暖管道老旧破裂的现象?还会不会出现暖气片依然温吞吞的情况?还会不会出现因设备故障而大面积停暖的局面?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好像不可避免;实际上,如果在非供暖季做好足够准备,提前对锅炉、管线及各种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这些现象大概率可以避免。
暖气片的温度,折射出为民初心的热度。希望热源部门、供暖部门真正把供暖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多一些为民之心,多一些科学谋划,多一些到位服务,确保供暖质量达标,在把更多暖流送到千家万户的同时,也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袁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