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向我倾诉,儿子已经上四年级了,阅读理解能力非常欠缺,该怎么办?我给她支了一招,让孩子每天阅读即可。朋友告诉我,家里还有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因此没时间盯着儿子阅读,所以规定他每天大声读书半小时,但没有检测过他读的结果。
我劝她:要制定一个长期的阅读计划,坚持每天陪孩子一起读。可以共读同一本书,也可以读各自喜欢的书,读后给孩子讲或听孩子叙述书中精彩故事情节,这样既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呀?
可是朋友又说,小女儿太粘人,带着小的孩子陪着大的孩子读书,很不现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让儿子每天坚持阅读,却看不到明显的效果。
听她如此说,我立刻想起曾读到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说,每当有人质疑阅读的力量时,笔者总是问对方,你今天吃饭了吗?你每吃一口饭是不是想着这口饭对你的身体会带来哪些好处呢?对方肯定回答不是这样的,那么笔者就会很自然地告诉对方,阅读与吃饭道理是一样的。人们每天吃的食物,都转化成了身体的营养,虽然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但是营养确实存在。读书带给孩子知识、智慧、能力、心智的成长,人不能不吃饭,那我们也应该不能一日不读书。
孩子的很多习惯,与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当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去管理孩子,或者认为自己在某方面对孩子无能为力时,孩子也会很自然地认为事实就是这样,对自己失去信心。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学期间挤时间,先把想让孩子读的书用心阅读一遍,再抽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以此来代替亲子共同阅读。
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时时看到父母在读书,认为父母是爱读书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榜样力量更是翻倍。
家长不应急功近利地让孩子读书,应坚定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尽管放开让孩子去读。
朋友听了我的话,沉默了许久,决定自己先做出改变,我颇感欣慰。
读书,不可急功近利,应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去读,相信前方会一直有一盏灯,指引着我们走向神奇美妙的天地中。
所以,还等什么呢,让孩子尽情地去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