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古人多大年纪 才能退休?

“退休”一词,最早见于唐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也说:“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官员退休后,国家为了使其老有所安,还会发放一定的退休金,金额的多少与其官职、功绩和皇上的恩宠程度有关。

我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 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仕)。”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

退休年龄发生变化出现于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对旧的人事制度作了较大调整,其中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

5年后,即洪武十八年八月,朱元璋又出人事新政,将相当于今部队、警察系统的中下级官员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此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四)中所记,“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

但朱元璋规定的退休年龄在明代200多年间并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朱棣(明成祖)登基后即恢复“70岁退休”古制。此后不断反复,但明代退休年龄基本上是60岁以上。在明代朱祐樘(明孝宗)当皇帝时,还出现了类似今天“内退”的规定,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没有年龄限制,即使40岁提出退休也会被批准。

退休后,各朝各代也都有一些养老福利,主要有物质奖励,免除杂役等等,越到后期这些制度就越完善。

据网络

2024-03-19 1 1 濮阳日报 c137204.html 1 古人多大年纪 才能退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