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萃

内外融合促成长

市实验小学 程少丽

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从学生学习的终点思考,从学期备课、单元备课逐级进行知识整合,通过学生知识的整体建构、模块化学习,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说:“学生的学习应该具有‘成长性’这个属性。”这里的“学习”不应只是记住数学公式,学会计算方法。学习是一种习得技能,理解方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交替体验失败和成功、不断感悟、不断修正的探索过程。

教师应以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心中有人”的教育,数学教学要注重与实际生活接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综合实践。

深度学习强调内部“整合”

一是将零散的、碎片的教学知识建立起整体化、系统化、逻辑化的数学知识结构,建好“承重墙”;二是根据核心知识共同拥有的本质属性和相同的逻辑关系,确定好每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找准关键能力培育的“发力点”,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与主动探究,促进儿童思维进阶发展,逐步实现深度学习。这里的结构体系、核心概念、关键问题需要教师深度理解教材,站在整个知识领域系统理解知识,体会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及知识之间的先后承接关系。教材是顺应学生年龄和心智特点,将知识细化分级分散在不同年级,教师既要小目标理解课时学习要求,让学生从点上理解概念,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前后对比,在梯级深入理解中体会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找到知识的线,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建构知识体系。

综合实践强调外部“融合”

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育人”的角度,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任务为驱动,开展“主题”或“项目”学习,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会与人合作,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正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提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实操。综合实践能帮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深化理解知识,能检验学生综合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具体表象下的数学本质。教师要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最终培养的学生要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作为教师,应深入思考如何借助“综合实践”这一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应着重强调真实情境的模拟和实际问题的引入,以提升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在日常备课中要注重建构大单元知识体系,找到知识承重框架、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留心寻找或建构生活中知识的原型,将理解和运用融通组合,还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学生学习的素材,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道路漫长而充满挑战,但我愿意持续探索,不断实践、反思,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追求“成长性”的进步。

2024-03-19 市实验小学 程少丽 1 1 濮阳日报 c137218.html 1 内外融合促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