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解决问题能力,这对提高学科成绩和核心素养至关重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可以高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智慧黑板作为新教育技术,已融入课堂,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环境。教师需找准智慧黑板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以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
一、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转变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善于提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智慧黑板技术制作的数字化教案,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得到了丰富,教师可以灵活地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文字、图片等教学资源保存到智慧黑板的资源库中。上课时,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学情随机调用,根据学生的应答结果通过书写、拖拽等方式即时呈现相应内容,让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加流畅。
二、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开端,是进入学习状态、发散思维的首要步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问题驱动思考,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已有问题的引导下,能够不断提出新问题,从而建立良好的问题意识。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做好问题的识别和表征,让他们确认自己是否已经理解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看问题,培养思维敏捷性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
解决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实践、主动学习才能被内化。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三、注重教学的互动
传统黑板和课件虽有辅助功能,但效率受限。而智慧黑板的书写、画图、拍照功能,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学生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更好地体现。使用智慧黑板进行教学时,学生可以在智慧黑板上操作,由“观望者”转为“操作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一个实践参与的机会。
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解决较难的数学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加以思考,尝试多种思维求解;鼓励学生探究求新,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五、完善相应教学评价
教师的评价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各学科的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既需要教师以教促学,在教学方法上做出灵活应对,同时也要求教师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教师要将评价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为学生指点迷津,调动学生持续探究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客观认识,更加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提高数学学习效益。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智慧课堂的构建。智慧课堂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复杂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同时,智慧课堂实现了数形结合、音形兼备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的有机结合,从而极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春雷.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72-73.
[2] 杨文宗.加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5(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