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市第五中学 刘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在这样的宏伟目标下,教师应当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思想导向,创新语文教材中的红色革命内容,深入开展革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革命思想认知,并树立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操。

一是要立足教材本位,优化资源整合,实现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创新。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必须以教材为主,以课文为范本,紧扣教材文本的革命文化意蕴,引领学生在更大革命历史语境中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体认,促进学生对革命精神的深度认知与体验。

二是要开展实践活动,拓宽教育路径,实现革命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充分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情绪和情感特征、思想和行为特征以及心理接受规律等,探索以小学生为中心的革命文化教育策略,在立足小学语文教材基础之上,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方式、载体和情境。

三是要重视评价导向,丰富教育成果,彰显革命文化教育的综合性。语文课程传授革命知识,不是概念的,而是感性的;不是刻意的,而是渗透的。因此,课题以活动生成为基准,以情感体验为导向,在教育评价上多角度赋能;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革命主题为引领,在教育成果上全维度推进,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在评价中,厚植文化自信,在成果中,滋养红色心灵。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积淀和孕育形成的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凝结着党的独特标识、蕴含着党的精神基因,在历史上表现为革命价值观、革命理论、革命年代的生活方式以及革命文化的符号系统。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是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和激励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革命教育是在新课标视野下引导学生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4-04-09 市第五中学 刘婷 1 1 濮阳日报 c138540.html 1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