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让我沉醉,《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个例外。该书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部重要著作,简介上说,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儿童,理解儿童,进而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教会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相比成人,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若要儿童自行培养这一能力,所需过程会十分漫长。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然而,这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因为成年人正确认识自我已属不易,更何况全面地了解儿童,还要在此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就更加困难了。”这段话所揭示的真理,令人深思。
个体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重要科学,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是实践知识,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他拥有这样的知识,就会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自出生起,人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美好图景。这种图景无时不在,但却是无意识形成的。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塑造自己,这些看法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全面观察个体的成长过程,时刻关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特别是童年时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书中把这些性格特征的儿童分为三类,并进行了一一分析,刷新了我的认知。书中还把各种各样的儿童性格进行了剖析和解读,里面的经验教师可以拿来就用。
人们常把孩子出问题的源头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学校不过是让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显现出来而已。教师通过考察一系列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健康的症状,经过若干的实践之后,可以像心理学家那样构建出个体的人格系统。凭借这个系统,教师可以揭示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
我建议教师、家长都能读读这本书。因为,懂儿童,教育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