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小学教师,我深知小学阶段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品格的重任。
在接任一个新的班级后,有学生向我反映,她获得的小奖品不翼而飞。起初,我并未过于关注此事,仅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所致。然而,没过多久,又有几名学生向我反映自己的小奖品在铅笔盒内消失,这使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幼,但竞争意识却很强。是否有人因为看到其他同学光荣榜上的‘星星’和老师颁发的喜报日益增多,心生羡慕,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小奖品充当自己的呢?”想到这里,我愈发认为此事不能置之不理。
为此,我当即决定将语文课程更改为思想教育课。我认为,相较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品行的教育更为重要。首先,我向学生概述了近期班级中丢失小奖品的事件,使他们理解更改课程的原因。接着,我对他们说:“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很好,说明大家都想成为优秀的学生。但是,要想让自己变得优秀,必须自己努力去争取。如果是自己的努力,即使只有一颗星,那也是光荣的,值得自豪的;但如果是不劳而获,即使拥有再多‘星星’也不光荣,老师也不喜欢。”
随后,我为学生讲述了列宁幼时打破花瓶的故事,让他们领悟诚实守信的珍贵。接着,我又说:“崔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孩子,也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好孩子。如果你以前不小心拿了或借了别人的小奖品,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请你周末的时候给崔老师写个纸条,说明一下情况,星期一交给我就行。只要你承认了错误,努力改掉,照样是个好孩子!大家说这样好不好?”
“好!”学生们齐声回应。
周一,我收到一名学生的认错条,他快速塞给我时,我默默点头以示赞许。接着,另一名学生交给我一封他父母写的信,信中描述了他向父母坦白错误的过程,以及父母的教诲和孩子的认错态度。我遵守约定,再次点头表示赞赏。
在下午的评价课上,我在不点名字的情况下,大力表扬了两名诚实的学生。我说:“承认错误需要勇气,只有敢于认错,才有改正的决心。我相信这两名诚实的孩子,以后一定会更加优秀。”说完,我又话锋一转,问道:“除了这两名同学,还有没有谁想说?”话音刚落,又有三名学生站起来,承认了自己借过其他同学的小奖品,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保证以后一定改。看到学生们有了承认错误的意识,有了承担错误的勇气,我心里很是欣慰。
教师的职责并非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避免因急躁情绪而加剧矛盾。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冷静分析成因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从包容失误的角度挖掘教育价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