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鹏 通讯员 李娜) 今年以来,华龙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企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全面激发广大实体经济创新活力和发展潜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惠企政策,积极为企业谋福送祉。加大立项争资力度,深入研究分析政策,切实增强争资立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抓好各类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常态化开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科技型企业项目报送,至目前,共梳理锐驰高科管道e生健康应急管理平台项目、中原诚德信豫北物流园项目等2024年中长期贷款项目57个,项目涉及总投资130.9亿元,贷款需求75.27亿元。
加大企业融资力度,为企业纾困解难。信贷投放规模稳步增长,一季度市辖区银行业贷款余额284.61亿元,较年初增长9%,同比增长18%,位居全市第一,有效推动华龙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长足发展。大力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自2023年2月至今组织辖区内9家银行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40余次,为全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22.95亿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件事一次办,着力构建“极简审批”模式。调事项,优流程,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科学设置窗口,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将全区34家单位1645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智能审批,通过登记业务流程再造,以标准化表单信息填报、标准化材料规范核验,实名认证核对,实现登记全过程“零见面、零跑腿、零干预”,进一步降低群众创业成本。
进行全方位“问诊”,搭建政企合作桥梁。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等各类助企活动;利用区民营经济学院有计划、分阶段对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帮助企业查找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提出预防风险、解决纠纷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企业家之间双向沟通渠道,完善县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机制。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成立信用环境评价工作专班,联合区直13个部门开展信用环境评价专题研判,建立高效联动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信用工作新局面。积极推进联合奖惩对象认定反馈、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治理和信用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