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了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数学骨干教师、刘德武教研团队的孙贵合老师的《2和5的倍数特征》一课,备受启发。这节“数学味儿”十足的课,让我感受到数学是讲方法的,数学是严谨的,数学是讲理的,数学也是好玩的。
首先,数学是讲方法的。课堂上,出示百数表后,孙贵合老师问学生:“我们该怎样研究5的倍数特征呢?”以此引导学生思考研究的方法。当学生说到“找出5的倍数特征”时,孙贵合老师又问:“光找出来就可以了吗?”学生很快想到了“还要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孙贵合老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后,才出示研究方法。反思平时我在教学时,常常直接出示活动要求,相比之下,孙贵合老师的课堂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学而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完成“找倍数”和“发现规律”后,孙贵合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解决重要问题。教学“2的倍数特征”时,孙贵合老师同样使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研究倍数特征的方法。知识是载体,方法是主线,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获得了探索未知世界的“金钥匙”。
其次,数学是严谨的。当学生通过百数表初步发现2和5的倍数特征时,孙贵合老师追问:“都是这样吗?”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举例验证,孙贵合老师接着追问:“个位不是0或5的数一定不是5的倍数吗?”引导学生通过反例进一步验证刚才的结论。而我在教学这课时,却没想到举反例的方法。举正例、反例两种验证方式更加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也在不断追问和验证中得以培养。
再次,数学是讲理的。当学生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后,孙贵合老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高阶,有的学生根据竖式计算的过程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研究结论,但对概念还比较模糊,于是,孙贵合老师借助小棒图进行演示、分析、得出结论。在孙贵合老师的追问、点拨中,学生豁然开朗,真正明白“5的倍数个位是0或5”的道理。多问一个“为什么”,更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的知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最后,数学也应该是好玩的。在练习环节,孙贵合老师设计了“比比谁的反应快”“比比谁的数最大”有趣的课堂活动,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积极思考、快速判断,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虽然题目有些难度,但学生却玩得不亦乐乎。这节课在游戏中结束,我作为听课教师都觉得意犹未尽,更何况学生呢!这么好玩的数学课,学生能不喜欢吗?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精心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努力打造有法、严谨、讲理、好玩的魅力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