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清丰县:探索实施“街巷长制”改革 实现“街巷长治”

本报讯 (记者 王庆红) 5月13日,59岁的清丰县城关镇西后街村村民卢付民像往常一样,在所住的西苑小区街巷巡视,随手揭下墙体及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一旦发现乱扔垃圾、沿街晾挂等问题,还会入户劝导、协调。“当了街巷长后,我经常给乡亲们说,顺手捡垃圾一点儿也不丢人!”

像卢付民这样的街巷长(胡同长),清丰县有1.1万余名。

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2023年以来,清丰县探索实施“街巷长制”改革,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精治、共治、自治”导向,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突出“精治”,提升基层治理效力。坚持“一街(巷)一长、条块结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对全县大街小巷实行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优化街区设置,组织各乡(镇、办)因地制宜推动改革,突破原有以地缘划分治理单元的思路,以街巷(胡同)为单位,将辖区划分成三级以上若干责任网格,把精细化治理落实到“最后一米”。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各负其责、上下贯通”的思路,全面搭建“总街巷长—街长—巷长”三级管理架构,由街道办主任(乡镇长)担任总街巷长(一级网格长),由管区科级干部担任街长(二级网格长),由辖区网格员、帮扶干部、村干部、“五老人员”、志愿者等担任巷长(三级及以上网格长),在街巷出入口安装“街巷长公示牌”,实行定岗定人定责,把精细化治理落实到“最后一人”。细化考核体系,实行“街巷长量化积分评比制”,建立“日打卡、周通报、月排名、年考评”制度,根据街巷长(胡同长)参与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治理、物业管理等服务情况,量化积分、绩效考核。定期开展“最美街巷”“最美街巷长”评选,充分调动街巷长工作主动性,营造示范引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下转第二版)

2024-05-21 1 1 濮阳日报 c140663.html 1 清丰县:探索实施“街巷长制”改革 实现“街巷长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