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濮阳日报》真正的邂逅虽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这短暂的邂逅却也是命中注定的情缘。
我与《濮阳日报》的情缘得从小时候说起。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报迷,每次从伯父家回来,他总是拿着厚厚一沓报纸,其中更多的是《濮阳日报》。由于白天要干农活,所以每到晚上,他就在微弱的灯光下孜孜不倦地看报。那个时候我就很好奇,这报纸有什么好的,至于父亲趴在报纸上看?带着疑问,识字不多的我也拿起报纸开始翻阅。从懵懵懂懂到畅游报海,这一坚持,就从小学直至高中,潜移默化中,我的作文水平也日益提升。
后来,大学毕业的我成了一名环保工程师。说起与《濮阳日报》的真正邂逅,源于2011年10月,那段时间我恰好有几个月的空闲,经人介绍,让我去县卫生局办公室帮几天忙,具体工作就是编写县卫生系统新闻通讯及其他文字工作。由于在大学期间,我曾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报》记者团团长、校《阳春文学》常务理事及院《晨曦》报主编,对县卫生局的工作很快就上手了。上班不足一周,一篇《创双优 促发展 建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便在《濮阳日报》刊发,得到局领导的一致认可。接下来的时间,十几篇新闻通讯陆续在《濮阳日报》刊发。局领导对每期的《濮阳日报》都格外关注,并时常对我发表的文章写下评语,并鼓励卫生局的同志们齐心协力、再接再厉。那段时间,卫生局精神文明分值蹭蹭上涨。其间,与《濮阳日报》的交流也愈发频繁,除新闻通讯外,评论、散文等类型的文章也陆续见报,《濮阳早报》的同志更是找到我,想着长期约稿……
但是3个多月后,由于环保工作的原因,我匆匆离开濮阳去往外地,与《濮阳日报》的邂逅只能算擦肩而过。
十几年后,回忆这段时光,那短暂邂逅的美丽依旧在心底绽放。《濮阳日报》:曾经,放飞我的梦想,激励我成长;如今,照亮我的生活,缓解工作的繁忙;一直,在梦中与我交流,在现实中默默守望。愿《濮阳日报》迎风雨沐阳光,砥砺前行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