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樊欣欣) 6月3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孙起鹏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引黄入冀补淀总干渠渠首、沉沙池、金堤河倒虹吸等处开展巡河调研。市委常委、濮阳县委书记周东柯,濮阳黄河河务局局长方祖辉参加调研。
在引黄入冀补淀渠首闸,孙起鹏认真查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示意图、黄河防汛形势图,仔细询问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效益区、引黄量及运行管理情况。他表示,在加强工程管护的同时,要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做好生态涵养项目规划,争取更多政策性项目资金,提高增益性补助,把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发展的“实物量”,有效保障工程建设。
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是黄河水进入引黄闸门后的一处重要“关卡”,我市共建设东、西两个条渠交替使用,其中西条渠已淤满停用。孙起鹏沿岸坡进入西条渠,俯下身子查看沙质,并就泥沙综合利用方案与市水利、河务、自然资源等部门负责同志进行探讨。他强调,沉沙池清淤工作势在必行,要通过项目工程利用、综合资源化利用、使用临时用地等多种手段,积极开展清淤,提高沉沙池输水能力,保障工程供水安全。随后,孙起鹏还到位于濮阳县子岸镇的引黄入冀补淀金堤河倒虹吸处进行巡河调研,了解工程下穿运行情况,查看金堤河水质、流量,并就该段金堤河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现场交办。
孙起鹏强调,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支持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的战略工程,要站在做好大生态护水工程的高度,紧扣“四个围绕”,做到“四个转变”。一是围绕上下贯通工作的责任体系,把“多头管理”变成“共融共建共享”机制;二是围绕高效协同的攻坚体系,把“点状治理”变成“系统治理”;三是围绕精准精细的工作体系,把“单一政策性运行”变成“政策和市场双运行”;四是围绕常态常效督导机制,把“监管型督查”变成“综合服务型督查”,共同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确保一渠清水送雄安。